收拾甄家,族人觉醒(2 / 4)
活着如此,公爷不在了,我家两个小子接着干。
正所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娘娘不要太过夸赞。
至于娘娘说起蛀虫,一个家族大了,总会良莠不济。
身为家族一员,自然为了家族考量。
不是我们心狠,实在是一个家族几百号人,怎么能为了几个贪婪的蛀虫亏了家族呢?
谁又不是血脉至亲?
壁虎尚且知道断尾求生,何况人呢!”
甄贵妃笑话石梅手段毒辣。
石梅讥讽甄贵妃不知轻重缓急。
上次,不知轻重,纵容侄子偷养外室,气的妻子一尸两命,竟不疼不痒几句话就完了。
亏得贾代善死了,若不然,甄家只怕早就栽了,等到今日?
当然,陛下要维护,甄家当然还可以继续苟延残喘十几年。
然,一旦陛下禅位,又当如何?
养着废太子的私生子又如何?
难道废太子能起复?
如今的情势这般激烈,成年皇子们进驻六部,分立山头,早不关废太子屁事儿了。
只是,石梅不知道,这个皇帝是疑似雍正的四阿哥,还是疑似嘉庆帝的十五阿哥。
曹公弄的这个朝廷,明朝跟清朝交替出现。
石梅完全摸不准半点头脑。
唯一指靠,就是半吊子的望气术。
可是,你得有机会看见诸位皇子啊?
近年,皇帝都不举行大型庆典,石梅根本无计可施。
好在眼下贾赦跟燕候搭上线。
嘉和帝肯定会给燕候暗示,贾赦只要跟着燕候走,一准走到新的朝堂上。
思及此,石梅稍稍安心,觉得头上脑袋安全多了。
冬月初,燕候贾赦林如海,都大大方方给家里寄来各色土仪。
通过王家的船只送到朝天门码头。
贾珣十月就去了江南,将家里与甄贵妃的较量,以及老家的安排亲口告诉了贾赦。
贾赦给荣府寄回来半条船的年货。
包括贾琮要的跟贾珠贾琏一样的怀表,还有几箱子江南的竹根雕刻。
还有半条船是贾珣进购的南方水果,还有江南盆栽。
水果在码头上就被人抢了个个精光。
荣宁两府的水果亏得混在年货里,不然也被人抢了。
年初,贾珣五百两银子的本钱,今年三下江南,都是跟着王家的船只。
他自己与石梅都赚了对本。
贾珃也不错,他是三月不开张,开张吃几年的生意。
贾珃不知道如何考察,竟然看中宁府贾珍的一个长随。
贾珍去了漠北,他没了差事,混在门房。
贾珣有几次找人帮忙,就叫了他。
贾珣这边的生意打开局面,招收一般的街面小童即可帮忙。
贾珃的古董铺子却要精通之人才成。
这个潘明,他祖上曾经做过朝奉,遭逢乱世,家业败了,几件古董,也被兵痞子抢了,无奈之下卖身为奴。
贾珃见他说的头头是道,就跟石梅请求索要这潘明。
荣宁两府两年的奴才都是一起买卖,没有严格分家。
说起来就是谁看上了就跟谁。
这也是赖大两兄弟分别在荣宁二府当管家的缘故。
一则他爹是贾代善得利的干将,为了府里的事情死了。
二则,这兄弟俩有慧根。
贾代善一培养就培养出来了,成人成才了。
这个潘明既然是人才,荣府需要,贾敬二话不说,就给了。
潘明就成了贾珃古董铺子的大朝奉了。
贾珃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之前找了一个大朝奉,生意没做成几件,见天变着法要加工钱。
贾珃提出固定月例,人家不干,要按照收货出货拿钱。
无论老板生意好坏,他收货要钱,卖货还要钱。
这样的干法,就是老板出本钱,给他赚钱了。
老板还要白贴房租钱。
潘明则不同,他没有任何要求。全凭贾珃开销。
贾珃便说按照市面上的规矩算钱。
平日每个月五两银子。
年底盈利,他要自己做成生意的百分之二。
那个朝奉不来了,潘明其实就是大朝奉。
但是,潘明却只要百分之一个点。
潘明说了,他是家生子儿。
主子给钱是主子赏赐。
他之前跟着贾珍没月二两月钱,足够养活父母妻子。
贾珃就说。
你媳妇养胎做不得事,你老娘要照顾家里,挣不上钱。
生孩子花钱,总要有个进项!
既然你不要这利钱,就让你爹来看个门,客人来了给打个门帘。
一个月二两,成不成?
潘明这下同意了,他爹可不是普通的老奴。
他的眼睛比儿子还毒。
结果,陪着贾珃逛街琉璃街,竟然替贾珃捡了两个漏,净赚百两银子。
贾珃当即给了他十两银子。
老头儿只要一两。
贾珃给了老头百两银子,索性让他出门捡漏。
这老头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