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跑马地纸盒藏尸案(一)(1 / 3)
(本故事人物,地点均用化名)
少女裸尸弃纸盒,疑凶落网后喊冤,真相成谜!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箱港最离奇的案件之一:跑马地纸盒藏尸案。
这起案件在箱港也引起了一阵强烈的轰动,而与别的案子不同的是,本案的凶手伏法后却仍疑点重重。
下面我们就开始讲述这个案件。
1,街道边的纸箱
1974年12月17日星期二早晨约6:30分,保洁员张翠萍在跑马地黄泥涌道一家兽医诊所门口,看见一个大纸箱。由于兽医诊所隔壁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水果店,商贩经常一大早来送货,她便以为纸箱是隔壁水果店的货,未予理会。
8:45分,兽医诊所职员胡康永来上班,发现纸箱挡住诊所出入口,便把纸箱推向路边。他发现纸箱很沉,还找了另一个同事帮忙。
到了10点左右,张翠萍发现那纸箱还在路边,心想这肯定是垃圾,于是准备处理掉。
箱子是被塑胶绳牢牢地捆绑着的,张翠萍便剪开塑胶绳,打开纸箱盖子后,她发现上层覆盖着几张报纸。她微微掀开报纸一角,瞥见底下是一个白色东西。
张翠萍一开始以为是狗的尸体,毕竟纸箱就摆在兽医诊所门口。当她继续把报纸掀开,才悚然地发现那白色东西不是狗,而是一具卷曲凹折、浑身赤裸、伤痕累累的女性尸体!
她吓得立刻起身去垃圾站找同事帮忙。
回来时,她远远看见大批市民围着纸箱摆放的位置。(因为跑马地电车总站就在这附近,人来人往的都是上班的人群)
很快警察也赶来了,警方到达现场后,立即封锁现场、疏散人群,以免破坏证据。
同时,女尸的身份很快地便查出来了。
受害者名叫卞钰英,16岁,就读于铜锣湾的达成英文夜校。
原来因为卞钰英昨晚彻夜未归,所以她的母亲和姐姐昨天一同到警局报了警。
卞钰英原本就读于新法书院,后来为了照顾两个弟弟,便转到夜校就读,以完成中学教育。白天她会在家里做一些贴塑胶花等手工,替父母分担家计,每天出门上课前也会先烧好晚饭。
从家人对警方的证词可以看出,卞钰英性格乖巧体贴、会替家人着想。
关于卞钰英的媒体报道并不多,媒体曾形容她是“乖乖女,没有任何仇家”。
一个16岁的学生,家境普通,生活单纯,能有什么原因遭遇不幸呢?
2,弟弟与同学的证词
卞钰英遇害前,最后见过她的是她的弟弟。
弟弟称,12月16日下午16点,姐姐接了一通两、三分钟的电话。约七、八分钟后,她又接听了一通电话,也是谈了三分钟左右。
平常姐姐都是烧好晚饭、并吃了饭才去夜校上课,从家里搭电车到铜锣湾约4. 2公里的距离,刚好能赶上晚上19点的课。
但这天卞钰英却提早了一个半小时,在下午17点时出门,而且没有吃饭便出门了。(请大家注意死者是没吃饭出门的)
她告诉弟弟,上课前要去位于北角的新闻大楼帮哥哥刊登一则报纸分类广告。
卞钰英在死前还联系了朋友陈冰冰。
原来卞钰英曾买了一卷流行音乐的卡式录音带,并借给了陈冰冰听。
陈冰冰称,12月16日傍晚18:30分,她接到卞钰英来电,让她归还之前借的录音带,说是有别人要借。
她们约好了18:35分在跑马地电车总站见面。
陈冰冰准时在18:35分到了约定地点,但卞钰英并未出现。
陈冰冰左等右等,等了25分钟,最后在19点时离开。
陈冰冰称,卞钰英不但有迟到的习惯,也常常爽约。
所以,陈冰冰并没有多想,回家后,她也没有打电话给卞钰英,直到第二天早上看了新闻才得知她被害的消息。
陈冰冰告诉警方,卞钰英没有仇人,平时衣着保守,没有男朋友,往来的都是女同学。
她还告诉警方,她与卞钰英通话时,背景十分嘈杂,而卞钰英语调急促,听上去有点紧张。警方调查后,发现卞钰英离家后到尸体被发现的这段时间,没有人再见过她。所以,陈冰冰是卞钰英死前最后联系的人。
而纸箱和箱里的物品便成了破案的重要证据。
经过尸检,受害者的两个乳房都被切除(另一个说法是被切开),下体毛发疑似被电焊器烧灼过,而这些破坏都发生在受害者死亡后。
比较不寻常的是,尸体的处女膜完整,没有被侵犯的迹象,容貌也没有损伤。
法医推测,凶手从受害者后方以右臂将其勒毙窒息,死亡时间大约是晚上21点到凌晨24点之间。同时,死者胃里有食物残留,这表示受害者在遇害前几个小时曾经进食。(大家还记得卞弟称姐姐出门前并未进食吗?)
最受关注的物证就是那只装着受害人尸体的大纸箱了。
那是日立牌型号S-67B的17寸电视包装纸盒,尺寸是60.96 厘米x 60.96 厘米x 91.44厘米。
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