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生命信息流(2 / 3)

加入书签

简称HERV。这些病毒成分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复制和感染的能力,但它们是我们基因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研究人员使用CRISPR技术激活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中特定的一组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并产生了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些病毒元素又激活了参与大脑发育的特定基因,包括经典发育因子。结果,皮质神经元,即我们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细胞,完全丧失了功能。它们在这个大脑区域的发育与健康神经元截然不同-轴突(神经细胞延伸)短得多,分支较少。因此,一个特定的HERV基因的激活损害了皮质神经元的发育,最终损害了大脑的发育。病毒学家已经在所检查的每一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找到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遗传基因,人类身上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至少有1000种,而且,很多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身上有300多万年的寄生史。这些都是我们目前研究看到的问题,也说明生物的演化来自于生物环境,当然生物环境也受自然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也可以改造自然环境,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蓝藻,蓝藻产生氧气,改造了大气组成,才有了更丰富的生物世界。

然而植入异种基因也存在被限制的因素,宿主病毒限制因子对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具有物种特异性的限制能力,这也是构建合适动物模型的障碍,因此,在诺姆基因转移中,需要干扰甚至屏蔽掉源生物部分免疫功能,这将进一步导致了这种免疫力的下降。曾经母体不被感染的病毒,将重新感染新人类。逆转录病毒限制因子主要有APOBEC3、TRIM5α、TRIMCyp、ZAP、Tetherin、SAMHAD1及Mx2等。其中TRIM5α\/TRIMCyp在限制HIV-1感染类人动物中至关重要。

基因的作用不是单独的,相互之间的作用会出现我们难以预料的结果。这个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基因之间,也有很多外界因素,比如饮食,环境,基因表观作用等。

张月鹿用同一科生物在不同地区的外在形态,说明了生物诞生初始环境对后天形态的影响,比如优特邦国的没毛鹿和龙云邦国的浓毛如兔的兔鹿。两种鹿放在一起,以为是幼年和成年的区别,但是你把优特邦国的鹿拿到龙韵邦国它冻死也不会长出毛。诞生时产生的变性不会在后天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基因稳定性的表现。

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着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可以从DNA传递给RNA,再由RNA传递给蛋白质,从而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同时DNA也可以自我复制,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基本就遵循这样简简单单的套路。直到病毒被研究后,人们发现原来RNA也可以自我复制,甚至能够逆转录出DNA链。逆转录病毒其实更加猖狂,它们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用自身携带的RNA作为模板,在自己携带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为双链DNA,随后将这段双链DNA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中,构成原病毒。于是它就能够随着宿主细胞的复制而复制。

DNA是生物多样性的幕后的推手,而RNA就是实施的驱动者。如果病毒消失了,远的不说,光哺乳动物的胎盘就无法形成。

在自然界中,基因重组是生物适应环境下经常出现的,后代出生的时候往往都伴随基因重组,这是大自然的常态。但基因变异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目前多数基因变异的具体表达都是疾病,假设宇宙高能射线和高能粒子让少部分人变异出现虹膜变色,长出两个脑袋,或者畸形。这些表达,都没有产生功能性改变,比如一个人突然之间可以在大海里呼吸了,他的眼睛有透视功能了,这不是基因变异。这一定是基因突变。

定点突变是碱基的添加、删除、替换。定点突变能迅速、高效的提高DNA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的性状及表征。基因突变的概念包含了定点突变,但定点突变会更聚焦的让基因变为所需要的表达。

不仅如此,人类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不完全是模仿。

每个人的遗传密码,由32个DNA“字母”组成的序列,构成了我们大脑和身体的蓝图。该DNA序列揭示了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具有严重的生物倾向,意味着我们可能倾向于发展一种特定的属性或者特征。

基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高、眼睛颜色或者体重,还会影响我们心理健康、寿命、智力和冲动性。这些特征以不同程度被写入人体基因中——有时是数千个基因协同工作。

多数基因引导婴儿大脑回路在zi gong中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可以观察婴儿大脑的发育过程。他们大脑中的回路变化与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基因密切相关,这些大脑回程变化甚至有可能使胎儿出生几十年后才出现某些疾病: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诺姆人的抑郁症开关是在两性结合后开启的,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那些终身未婚嫁的人似乎没有这个病症。

除了受人类DNA影响,人类的行为特征还受其他方式影响,并且世代遗传下来。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可以揭示先天性因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