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离崇岳平城献经(1 / 2)

加入书签

当寇谦之满怀信心,带着弟子们风尘仆仆地踏上北上之路的时候,北魏一代大帝,连老对头刘宋都不得不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一句“英图武略,事驾前古”的太武帝拓跋焘迎来了他当老大的第二个年头。

这位皇帝在北魏,乃至整个南北朝时期都算得上一位难得的皇帝,一生文治武功罕有匹敌,武则一统北方,向北远逐柔然,主体大约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境内,也是鲜卑族,向南饮马长江,如果这帮鲜卑好汉划船水平有骑马水平十之一二的话,估计早就过江了。文则劝课农桑,轻减赋税,休养生息,同时广用汉族士人,比如重用崔浩、高允等大儒,改革官制,整肃吏治,大力推进与汉民融合,宣传礼义,崇尚儒学。

拓跋焘的其他功业还有很多,比如提倡节俭,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等等,在民族融合方面的贡献也非常大,当然,这一切当然是出于统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消除汉民对鲜卑人的仇视。另外,大家都知道书法里的魏碑字体吧,这也是因为拓跋焘一力推行楷体字,而最终发展成的著名书法字体。

在缓解民族矛盾方面,北魏统治者虽然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所以民族仇视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位皇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拓跋焘正为此事而苦恼,正宗的澳洲小牛排、牙买加咖啡都没心情享用,他不知道的是,一个能解决他麻烦的人正在一天一天地向他走来。

寇天师是选择了徒步远足还是骑行亦或是坐车,我们不得而知,但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高速、飞机的时代,最快的方式也就是骑马了。不管怎么说吧,从嵩山到大同,两千里左右的路还是够辛苦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寇天师的那种走向成功的急迫和期待的心情。

也许您会奇怪,寇天师修炼了四五十多年了,就算没修炼出腾云驾雾的仙法,总应该会画个神行符之类的吧,往腿上一绑或垫在鞋垫下,一天跑个千八百里还不是小意思?人家水浒里的戴宗绑个甲马还能日行八百呢。这个我们还是略过不提吧,也许寇天师真的是飞过去的呢,这不重要。

总之,最后寇谦之平安抵达了平城,站在威严的皇宫大门外,取出了被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录图真经》,献给了太武帝。信心满满的寇天师没想到,自己呕心沥血、数年谋划的结果却没有按照希望的剧情发展,期望着看到经书就会如获至宝的皇帝却随手把书放在一边,安排了一位大臣接待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被凉在冷板凳上的天师大人的心情非常不好,每天看着自己的白发,仰头看着头顶那四角的天空,想着问题究竟是出在了哪里。自己自编自导的剧本,自己呕心准备的经书,这一切全部是为了皇帝着想的啊,是我的意图太过深奥皇帝没看明白,还是我的政治敏感性不够,没把皇帝看明白呢?思来想去,总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皇帝身上,于是,解决办法就得先找个中间人。

毫无意外,崔浩是个最佳人选。

崔浩在北魏历史上是个悲情人物,家族在北方差不多是No.1,父子均是朝中重臣,深受重用。史书上记载崔浩是位美男子,而且从小就博览群书,经史子集莫不精通,在《魏书》和《北史》中均有列传,特别是《魏书》中,更是占了很大篇幅。

崔浩寇完谦之早就结识,准确的时间没有考证到,但从《魏书》的记载看来,崔浩在前任老皇帝,也就是拓跋焘的老爹拓跋嗣手下打工的时候就和寇谦之见过面,拓跋嗣虽然英年早逝,但礼爱儒生,好览史传,崔浩是经常跟着他出差的。应该是利用出差的机会,崔浩和寇谦之结识了,并且经常对寇谦之大谈治国之道,有时一夜不睡。老寇对老崔的见解表示严重认同,除了要刻意结交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我一直隐修,你这些治国的思想我是一点不懂,但天神又让我辅助太平真君,把我弄得日夜发愁,您老大才,比张良都高一线,可要好好教教我才行,这样吧,您就给我写份治国平天下的说明书吧,我会好好学习领会”。老崔被寇谦之夸得也有点晕菜,深以其为志同道合、高山流水遇知音了,于是就给他写下了二十多篇论文,从太古到秦汉,颇有点史记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寇谦之的两本著作中是否吸收了崔浩的治国思想不能下结论,但至少两个人谈得相当深入,相互也认可,所以崔浩才会在拓跋焘一登基就向他推举寇谦之,希望能皇帝把他请到平城来。所以,寇谦之并不是心血来潮就下山北上的,而是应皇帝的邀请的。但是没想到,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凉在一边了。

此时的崔浩在干什么呢?

自从太武帝上位后,崔浩更受重用了,连军国大事基本上都要参与。不过,他在推进鲜卑与汉人的融合等政治举措上步子迈得比较大,也比较激进,自然就触怒了一些鲜卑权贵,其中还包括太子大人,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皇帝面前给他穿小鞋,太武帝也是迫于压力,众怒难犯,423年年末,只能对崔浩说,快过年了,您先回家好好收拾收拾房子,过个好年吧。而正是这位同样是在家坐冷板凳的老朋友,被寇谦之看成了进一步接近皇帝的突破口。

实际上大家都看得出来,崔浩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