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五国伐齐,七雄变五雄(3 / 7)
有可能挽回败局的将军。
但他更清楚的是,以齐湣王的性子,只要设法给田单造势,营造出田单深得人心的形象来,齐湣王就必然不会用他。
原因很简单。
同为宗室,田单是有可能威胁到齐湣王的王位的。
在田甲劫王事件之后,齐湣王连最忠诚的孟尝君田文都不信任了,何况一个田单?
在苏秦的谋划下,齐湣王果然疏远田单,将其发配到边疆的莒城去,派出一名没什么名气的将军,集结齐国剩余的力量,抵抗敌人的侵略。
然而,失去了济水天险,将领的水平又不高。
齐国大军被乐毅打得节节败退,不断收缩防线。
很快,赵国的廉颇也带兵赶到,加入战场。
紧接着是秦霄麾下的四十万大军,最后秦国十五万大军姗姗来迟,借道韩、魏而入齐。
到了这一步,苏秦自知大势已定,便不再为齐湣王献策,开始暗中为脱身离去做准备。
苏秦是否继续在齐国朝堂上扯后腿,已经不再重要了。
正面战场上,齐国大军以达子为首,在北方抵御燕国军队。
但西面战场上,赵、秦、韩、魏四国的联军,长驱直入,短短两个多月,就连下数十座城池,颇有一路打到临淄的势头。
齐湣王恐惧之下,直接放弃抵抗,逃出齐国。
马超尝试性地派骑兵拦截,但却没有找到齐湣王出逃的踪迹,只能放弃寻找,将注意力转向齐国的城池和大军。
在秦霄的命令下,白起、马超、张郃、吕蒙等人,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而是尽可能地击杀齐国大军,并抢夺齐国的财富。
土地、人口这些带不走的东西,对秦霄没有太大的用处。
只有军功和财富,才算得上真正的“战利品”。
马超麾下的骑兵,在这个时候便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齐国地形平坦,没有太多的险地,骑兵一路畅行无阻。
在野外战斗,骑兵可以说是步兵的天敌。
往往几万骑兵,就能追着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步兵跑。
就像猫戏老鼠一样,等到猎物的体力耗尽了,没有反抗之力的时候,再扑上去咬断它的喉咙。
至于攻城……
只要有重兵把守的重要城池,一律不管,留给秦、赵、燕国去啃硬骨头。
若是没什么兵力防守的小城,则迅速洗劫一番就离开。
白起更是直接脱离了大部队,直奔临淄,赶在其余“盟友”抵达之前,就攻破临淄重城,将齐湣王没来得及带走的大量财富洗劫一空。
可惜的是,齐国的积累虽然丰厚,但和周王室宝藏比起来,那就差太远了。
后者毕竟是周天子一脉八百年的积累。
不过,齐国这些年南征北战,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这笔收益仍在数亿两银子以上。
当然,这里指的是折算的总价值,而不是现银的数目。
但不论是否用得上,带回主世界,至少变现的难度不会太大。
大军攻破临淄,意味着五国伐齐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没有灭掉齐国,但也算完成了大半。
……
临淄。
苏秦一直密谋策划着脱身,但并未离开临淄,而是改头换面,潜伏了起来。
他还是很聪明的。
外面兵荒马乱,谁知道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反而,换一个不起眼的身份,以“国人”的身份留在临淄,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即便敌人打来,也是为了攻占城池,而不是单纯的破坏,不可能对这些普通百姓动手。
事实上,苏秦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没有人知道他是燕国间谍的话。
但……
在白起打下临淄之后,过了十几天。
这天下午,某座不起眼的民宅,被数十名士兵团团包围起来。
装扮成一名医生的苏秦推开门,看到院外的一群士兵,瞳孔猛地收缩。
下一秒,苏秦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跌跌撞撞跑出来,惊声叫道:“发生什么事了?你们要做什么?!”
“苏秦?”
一名年轻人在士兵的护卫下走上前,手持羽扇,十分有风度地对苏秦拱了拱手,说道:“久仰先生大名,冒昧来访,如有打扰,还请恕罪。”
来人是孙权。
此时孙权不过二十多岁,还很年轻。
因为孙坚被秦霄复活的缘故,有着父亲的照料,孙权不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被迫早早成熟起来,没有变成那个东吴的“开国皇帝”,反而有些书生意气。
羽扇纶巾,打扮几乎和周瑜一毛一样。
人总是会受到自己小时候崇拜之人的影响,这句话在孙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外表的打扮,还是行事风格,孙权都在不自觉地模仿周瑜。
比如说死要风度这一点。
如今是深秋时节,齐地处于北方,天气还是有些冷的。
但孙权穿得却很单薄,手里的羽扇还时常扇几下。
看上去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