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常山赵子龙在此!(4 / 7)

加入书签

许褚这个级别的护卫,用处说实话并不大。

反而不如让许褚前往军中历练,若是可堪大任最好。

即便实在不堪造就,至少也多了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秦霄没有召见许褚,也是因为另一件事牵扯住了秦霄的精力。

甚至,为了应对这件事,秦霄紧急将镇守中原的商鞅都叫了过来给自己当参谋。

……

“事情就是这样。”

秦霄简单说明了情况之后,看向商鞅,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

孙坚败亡之前,便将传国玉玺以及家传的【古锭刀】交给了长子孙策,并让黄盖护着孙策、孙权两兄弟暗中逃出扬|州。

(注:三国扬|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大概有现在几个省的面积,不是现在那个YZ市。)

根据孙坚的“遗命”,黄盖护着两兄弟来到中原,以传国玉玺为礼,请求秦霄的庇护。

这个“意外之喜”,是秦霄所没有想到的。

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孙坚败亡,孙策、孙权年纪还小,不足以独当一面。

最重要的是家底都被打光了,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很大。

与其拼死一搏,赌一把争霸天下,反而不如投靠一位“明主”,保证家族的传续。

再加上传国玉玺的分量,这份礼物可以说相当的有诚意。

而在这个时期,有机会夺天下的诸侯,其实也就两家。

一个秦霄,一个袁绍。

虽然袁绍和袁术不合,但毕竟是亲兄弟,以孙坚和袁术的仇恨,不肯让自己的后代投靠袁绍,这是情理之中。

那么剩下一个能投靠的,就只剩下了秦霄。

甚至于,在见到黄盖的时候,秦霄已经十之八九确定,袁术和孙坚打了个两败俱伤,绝非是袁术脑子坏掉了,而是孙坚知道自己必败之后,故意营造出这种局势,好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现在仔细回想起来,袁术和孙坚最后那几场连续发生的大战,确实都是由孙坚主动挑起。

虽然孙坚每一次都战败,但总能给袁术最大的打击。

似乎他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赢得战争”这个目的而去,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削弱袁术”。

这么一想的话……

“嘶!”

商鞅分析出这些内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本以为孙坚有勇无谋,但现在看来,若无袁术纠缠,此人必成一方雄主!”

“倒也未必……”

秦霄面色古怪。

要是没有袁术,孙坚也会死在刘表的手下。

这或许就是命吧。

甚至未来,孙策的下场也不怎么好,一直到了孙权这一代才勉强发迹起来。

但最终还是被司马晋国给灭了。

然而,不得不说,孙坚确实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能培养出孙策、孙权这两个出色的儿子,也能从侧面说明孙坚的能力。

要不是“生不逢时”这四个字,恐怕孙坚真的能有所成就。

摇了摇头,秦霄不再去想孙坚的事。

一个死人,再怎么厉害,也和秦霄无关。

“主公此言差矣!”

商鞅板起脸,认真道:“若是孙坚此人可用,主公可派人索取孙坚遗骸,将之复活!主公志在无尽世界,无论文武,人才总是不嫌多的,这些顶尖大才,多一个,便多一份力!”

“复活……”

秦霄心里一动。

【灵魂牧者】这个职业,是有复活能力的。

而且在得到《符文之书-暗影》之后,通过对规则的解析,秦霄将复活术的要求又降低了不少。

只要尸骨大致完整,灵魂还在,死去时间久一点,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当然,冷却时间的限制还是有的,这似乎是某种更高层面的规则,还不是现在的秦霄可以破解的。

但以孙坚的才能,确实担当得起一个复活术。

秦霄仔细思索着这里边的可行性。

孙坚已经死了差不多一个月,尸骨的完好程度如何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复活,大概只有一半对一半的概率。

犹豫了片刻,秦霄并未立即做出决定,而是说道:“先不说孙坚,说说孙策、孙权这两个人吧。对于黄盖的要求,你怎么看?”

孙策、孙权并未出现在秦霄面前,来的只有黄盖。

传国玉玺也不在他的手中,黄盖只是带来了这么一个消息,要等秦霄答应他的条件,才会将宝物献上。

能让秦霄纠结,黄盖的要求自然不可能低。

他要求,来日若是秦霄称帝,需要给孙坚的长子,也就是孙策封王,世袭罔替。

以王爵换取传国玉玺,这个交换,不能用是亏是赚来衡量。

这影响的是秦霄未来的整体大策。

如果只是一个虚衔的王爵,给了也就给了,但黄盖要求的却是有实际封地,有权组建私兵的“实权王爵”。

裂土封王,相当于是要坚定地走“分封制”的路线,对于中央集权是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才是秦霄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