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思思姑娘(1 / 2)

加入书签

紫衣少女见状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继续说道:“思思小姐夜游秦淮,感念六朝故事如流水,此刻正在船头,想邀一位才子同游,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看着台下众人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样子,少女感觉一切都如预料的一般,并不惊讶。

停留不到两分钟,少女再次说道:“思思小姐感谢各位均是我大明最有威望的青年才俊,想着是否能出道考题来选中其中一位呢?”

语气是询问的,但所有人看来的态度是肯定的。所谓文人相轻。何况赢者还能有幸与京城第一美女夜游,才子佳人的传说就在眼前,故而大家都是紧紧盯着眼前的紫衣少女,看她接下来会出的题。

“赶紧出题吧,本老爷今晚就要让各位看看什么是‘世才十斗,独占八斗’。”

“是啊,不要拐弯抹角了,对于思思姑娘,本爷可是等的紧呢!”

。。。

三三两两的喧哗声足以证明这次相聚此刻等待的高潮即将来临。

“好,好,我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我们小姐出的题只有一道:‘请以秦淮河’为题写一首诗。”

“写诗?我还以为是对对子呢。。。”

“写诗好,我们就以诗比比。。。”

“古有王子安梦醒作《滕王阁序》,今有我等夜游比‘秦淮’诗,好,好。。。”

。。。

上官秋寄只是冷眼看着人群的你一言我一语,并没有说什么。

其实在上官秋寄心里觉得,与美女同舟共游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自己也是女生,如果自己的诗被选中了,那岂不是显得尴尬了。所以,从内心而言,上官秋寄已经决定了绝不参与这次所谓的“以文会友”。

只是这些想法小茹并不知道,看着众人欢欣雀跃,小茹拉着上官秋寄的手,说道:“小姐,你不是会作诗吗?赶紧写上一首,让大家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声音不大,却传入了众文人耳中那般的刺耳。

“小姑娘,这里不是你们游戏的地方,赶紧回大人那里去。”一道声音不阴不阳的对着上官秋寄等人,明显不客气。

“区区妇人,懂什么是诗吗?怎么能出现在这里?”又一道不友善的声音传来。

上官秋寄本不想与他们争辩,但是听到区区妇人几个字,顿时儿时那“男女平等”的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喷涌而出。不得不反击说道:“古有木兰从军,梁红玉沙场巾帼,李易安更是女中词帝。何来区区妇人之说?”

本来碍于方孝孺面子,黄子澄一直没有说话,但听到上官秋寄对众人的反唇相讥,顿时也忍不住道:“何为之乱?牝鸡司晨者也!古来女主乱国不绝于史书。所谓女将军有几个不是背靠着男子才情还能有个露脸的机会?小姐刚说李清照更是小家子气,闺中文学何足道哉!”

“好!”在这封建思想之下,男权已经深入骨髓,现在竟然有人在挑战男权的权威,众人难得的一致叫好。

上官秋寄也没想到,在此刻自己竟成了众矢之的,就在自己想开口辩论之时。方孝孺念出诗句:“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听到方孝孺念出的诗句,众人眼光望向了他。

不禁赞叹道:“好诗啊!初春时节秦淮两岸,虽然不再有如雪的梨花,临水而立的楼台香榭和鼎沸的街市,永远昭示着金陵的繁华风貌。”

黄子澄也不禁称赞道:“希直大才,此等美景之境的描绘也只有君能做到啊!”

小茹听出来了这是刚才上官秋寄在河边所作,刚想发作却被上官秋寄拉住,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这才嘟着嘴,坐在一旁,恶狠狠的看向方孝孺。

听着众人的赞赏,方孝孺却一言不发,只是一直保持着微笑,然后拿来笔墨把刚背下来的诗写在宣纸之上交给了紫衣少女后作揖道:“有劳了。”

众人这才发现,刚刚自己都在忙于与那个不合时宜出现的女子争辩之中,正事给忘了,也回过身拿出笔墨纸砚开始思考着。

就在小茹以为方孝孺现在只需得意洋洋坐着等待他晚上夜游的好事之时,却发现他再次拿出一张纸张,也跟其他人般,对着纸张开始思考了起来。

上官秋寄此刻很平静的与小茹一起坐在旁边看着这些所谓的“文人”绞尽脑汁的模样。

上官秋寄想到小时候第一次学习《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之时,每次老师都会在描绘着一众当世之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汇聚一堂,述说着心中的理想抱负,憧憬着为国为家做出怎样的贡献,然后留下了这千古名篇。这是多美好的画面。而那些才情艳艳的女子也是引得世人尽折腰。

无数次想象着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该是多美好。

然而,今日真正见到这真实的场景,上官秋寄真心觉得有种梦想破灭之感。

也许是上天也看出了上官秋寄内心的不屑,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黄子澄的声音响起:

“孤寺水中起,净心宛在虚。

钟边云易湿,松外地无余。

幢影鱼窥熟,梵音风定初。

入秋看月上,清切复何如。”

紧跟着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