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子贵妃(12)(1 / 2)

加入书签

赵祯十三岁登基,比起其他宋国君主,妃嫔实在少得可怜,他不是第一次做父亲,事实上庞妃所生的小公主也不是他第一个孩子,只是其他的孩子都没能成活。

按照皇室的规矩,早夭之子不计其名,所以虽然前头已经有了好几个“长公主”,但如今宫里也只有一个活着的小公主,赵祯有一段时间接连丧了三个孩子,在十七八岁精力最旺盛的少年期,他有整整一年都没碰过女人,后来大约是想通了,也有可能是不想去想了,纳了庞妃,又封了两个美人,偶尔也去宫外猎艳。

宋朝开国不久,正是鼓励生育的时候,贫家急着嫁女,富贵人家也怕耽搁花期,正当年纪的妇人生产都是在过鬼门关,更别提那些身骨都还没长成的少女,不是没人知道少女不适合生育孩子,但在上层阶级平均寿命都不过六十的时代,谁家能把女儿留到根骨长成的年纪再出嫁?

例如包拯,他的原配夫人就是早逝,朝中的士大夫们十个里也有八个续过弦,这还是生活比较优渥的阶级了。

帝王少子有时候也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妃嫔入宫的年纪都很小,少女的那几年是得宠的花期,而等到了生育的最佳年纪,已经算是后宫的老人了,入宫的新人仍旧青葱水嫩十五六,生下的孩子岂有健康的道理,古来的多子君王,其实多半都有些喜爱年长妇人的癖好。

赵祯至今还没生下皇子,倒不是他贪图新鲜,而是和郭皇后一批的妃嫔大多丧过孩子,他不大愿意去,偏偏这些人的年纪才是最合适生养的,之前他没有亲政,大臣们也只好从后宫方面催促他,越催越丧,越丧越催,成了个悲剧的循环。

对于既醉怀孕这件事,赵祯极为重视,洞房也省了,太医院在职的太医在殿外直接排成队,得出的结论大差不离,娘娘身子骨非常健康,脉心有力,没有丝毫不好的征兆,加上……前头还生过两个孩子呢,这第三胎理应更加顺遂。

赵祯听了满耳朵的生育医理,看着爱妃妆容精致的美人面,脑子里忽然升起一种不合时宜的念头:怪不得民间生育过孩子的寡妇受人追捧。

想起寡妇,就想起那个死掉的陈世美,赵祯不怎么介意陈世美这个死断袖,但确实有一点心虚,毕竟爱妃当初来到汴京的时候,陈世美可还没死呢,虽然其中的因果比较复杂,但从结果来看,他杀人夺妻的事迹也许是要被记入帝王野史里的。

罢了,后世的事,交给后世去议论吧。

既醉原本还想等太医走了之后再蹭点龙气补补,却不料平日里一勾就上手的赵祯忽然立地成圣,别说是给龙气,就是被摸一下手都立刻缩回去,躺在既醉身边,扮演一根木头。

既醉撩拨了许久,木头忽然背过了身去,口中喃喃有词,既醉揽住这根坚贞不屈的木头,舔了舔他的耳垂,把耳朵侧过去,却听他在念清静经。

赵祯的记性不错,清静经背得一字不差。既醉听得索然无味,踹了这木头一脚,也躺平睡了。

隔日赵祯就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昨天宣太医的动静本就不小了,藏着掖着只会引人注意,何况怀孕这种事情在后宫里是少不了的,就算是今年,除了顺利生产的庞妃,宫里还有个才人怀孕五个月没保住流了胎。

反倒有人因此高兴,毕竟宠妃有孕,得耽搁一年才能承宠,一入宫就成贵妃,这位新主子来得气势汹汹,却一入宫就失了一年圣宠,去年庞妃有孕,如今出了月子,不也被冷待了?

至于即将生下来的孩子,后宫的妃嫔都有些麻木,这些年宫里死的孩子真不少了,何况就算生下来,万一是个二公主呢?倒也很少有人在意。

郭皇后虽然在意得不行,但上次被当众斥责,甚至贵妃入宫都不允许她去观礼,她倒不是笨人,知道官家是在防着她对新人发难,太后那边又实在指望不上,所以她虽然恼恨,但总算没有立刻做点什么。

就在后宫各处都在观望,看官家下一个宠幸谁处的时候,立秋当夜,刘后宫里传来声声悲泣。

原本被诊断还有二三年寿数的刘后傍晚时忽然念了几声昭阳,那时宫中的仆婢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料晚间准备给刘后擦洗时却发现人已经僵了,消息传到赵祯宫里的时候,赵祯人不在,正在前殿听大臣奏事,他这些日子十分勤勉,力求在朝政上花光全部精力,免得佳人相邀时,还有余力起反应。

骤然听闻噩耗,赵祯愣了片刻,悲痛还没浮上心头,脑海里却忽然浮现出方太医离宫那日的身影,方卿他那天……好像挎着药箱跑得飞快?

将胡乱的思绪撇出脑海,赵祯终归还是发出了孝子的哭泣声,坐也坐不住了,腿一软跪在地上,哀声痛哭起来,奏事的两个大臣连忙相扶,跟着落了几滴泪,还哭着劝慰君王不要悲痛伤身。

太后大行,丧礼办得极为隆重,刘后摄政临朝近十年,朝中依附她的官员不胜枚举,虽然很多人都在尽力撇清自己,但也不乏有深受恩典者为此痛哭流涕,赵祯虽然也很伤心,但这局面是容不得他伤心太久的,丧礼奠仪一应仪式都要他这个孝子来办,昭阳那边是半点都指望不上,好在太后的陵墓是一早定下的,要与先帝合葬,省去了太多事情。

但就在这时,忽然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