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2 / 3)

加入书签

亲和姐姐先进屋去准备晚膳,元若甫才与一直沉默的父亲说上句话。

书院里的事,他没想瞒着父亲,便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得知他被安排进丙子班,元父没多说其他,只和蔼地鼓励道:“能留在书院念书,已是大进步,慢慢来吧。”

十一年相处下来,元若甫早知道父亲是随遇而安的性子。虽说父亲在读书做官上没大能耐,却也不像大伯、二伯、祖父那般,对子女教养严苛。

家有慈父慈母,所以天生痴癫、遭府里上下嫌弃的元若甫,才没被丢弃,才能活到今日。

一家四口用过晚膳,元若甫照例去书房看书,隔了会,姐姐送了“桔梗半夏汤”进来。

这是最后一例嗓子消肿药,后续只能靠慢慢调养。

他一气喝完,将碗放下,却发现姐姐盯着案上的小木食盒看,便问:“姐姐认识这个?”

“嗯,是林家的物件,”姐姐脱口而出,又说:“去年,我与林家长女林潇在绣坊遇见过,当时潇潇就提了这种花纹的食盒。你……”

元若甫忙摆手,笑说:“我自然不认识那位潇潇,是在书院里认识了林家长子,林苏。”

姐姐一怔,继续道:“听说,林苏才十二岁,却是个‘书法痴子’,不喜念书,常年在白马书院垫底。”

不想姐姐深居闺中,竟也知道林苏要被退学的丑事。

元若甫扶了扶额,便把牛乳烙转送给姐姐,又跟姐姐打听了些林家的事,这才知前不久,林父还因为林苏念书的事气到大病了一场。

他前世是孤儿,没父母为他操心念书的事,这辈子的父母也非常良善,不会过问他念书的事。

如此一比,他便觉得林苏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过从今日在书院里的观察来看,林苏自己也没有排斥念书,只是林父未必清楚这一点。

若是他想办法让林父看到林苏的努力,借机化解父子俩的误会,兴许自己和林苏之间的矛盾,也会有所转机。

那他跟随林苏学习书法的愿望,便更近一步了!

思虑到此,元若甫面上浮起笑意,送着姐姐出去,以左手拿起案上的《诗经》继续翻看起来。

嘎吱一声,进门的元安端了热气腾腾的铜盆,径直走到他的案前。

“公子累了一日,泡个脚吧。”元安蹲在他脚边,伸手来脱他的鞋。

他下意识起身让开,推道:“洗脚这种事,我自己来。”

穿来这里好些年,从前他没法拒绝,现今再让人给他干这些事,实在是做不到。

元安不敢忤逆主子的意愿,没有强求,安静地拧了一条热巾,搭在元若甫发肿的手腕上。

看到这一幕,元若甫想起下学回府时,元安跟门口小厮要手炉的事,心里的疑问就又被挑起来,“你怎会懂的这些事?”

书中对元安的介绍非常少,元若甫只知道他是清荷院的杂役之子,其他并不知晓,但今日在书院里,元安竟能认出礼部尚书的林家,便叫元若甫觉出这十几岁孩子的机敏。

元安垂首,一副谦恭模样,“奴的爹从前伺候过三爷念书,这京城各家的情况,也是爹讲给奴听的。爹前年过世,是三爷替他下的葬。所以奴这条命是三爷家的,今后一定好好陪公子念书,不让公子分了精力。”

元若甫听了这席话,不由觉得惋惜,他明白元安是奴籍,没资格参加科举,否则必定拉着这孩子一道念书了。

不能科考,却一样可以识字明理。

元若甫笑了笑,缓道:“行,你日后就陪着我,只有一点,我不希望你事事都帮我料理。我有手有脚,可以照顾自己……如果做不到,那就在外人面前,你该怎样怎样,私下里,咱们不必拘礼。”

元安抬头怔愣一瞬,随即点了头。

等手腕上的帕巾凉了,元若甫的疼缓和了点,便坚持将书院夫子留的抄书任务写完。

只是这一劳累,他疼到睡不着,好不容易煎熬到天明。

手腕倒是不肿了,但疼得更厉害,连晨起穿衣都不能自理,恐怕得了腱鞘炎。

担心母亲姐姐见了跟着担心,元若甫让元安去拿了两个夹菜的馍,直接出门去书院。

今日来得早,书院里却已有不少学子在晨读。

可元若甫再一仔细听,又听出些不和谐的训责声。

“好像又是林家公子在挨骂。”元安指着丙子班的方向。

元若甫转眸看了过去。

丙子班的陆夫子正怒气冲冲,质问林苏,上交的抄书册为何只反复写同一句,为何不写其他的?

林苏一脸天真,反问陆夫子,他新创的字体如何?

陆夫子听言,气到脸都要绿,直接将书册撕了,丢在林苏脸上,叫人立刻去通知林府,这泼皮孩子是没法继续教下去了!

随后,夫子甩袖而去。

碎纸片散了一地,十二岁的林苏双眼急红,却还是蹲下去,一片一片捡起来。

“公子你看,这字体的确怪异,凌乱得很。”

冷风肆意,元安也捡了一块递给元若甫。

元若甫低头看,不禁觉得眼前一亮。

这书法大家的狂草,如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