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2 / 2)
。
晚间,于连成回到家,得知自己的妻子有了身孕,自然又是一阵欢喜。
“当家的,你想要儿子还是女儿?”夜间,于氏好奇的问于连成。
“我想要个女儿。”于连成道。“我们已经有栓子了。”
“如今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如果还是个儿子呢?”
“儿子也好,只要你们母子都平平安安的,我就满足了。”
说着,于连成抱紧了于氏。
隔天,舒文回到私塾,继续学业。
常夫子虽然不知道舒文生病的前因后果,但不妨碍他借机教育舒文。
“我知你喜欢读书,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但也要注意身体。科举考试动辄三天不能出号房,你这样的身体,如何能熬得住。”
舒文只低头听训,半句不敢回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要知其先后,何为本何为末,你要分辨清楚,书读得再好,考场上坚持不下来一切都白费!”
是啊,前世最敬佩的一位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没有意义。
“虽说要你将科举当做目标,但是五十中进士都能称年少,这件事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用长时间的坚持来实现。你如今尚且年幼,大可不必着急,先定下心来,将基础打牢,厚积薄发,将来自然有你受益之时。”
舒文觉得,最近确实将自己逼得太紧了,却忘了自己的初心。自己想要通过科举,达到更高的地位,是为了有尊严的活着,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了生活得更好!
“是,夫子,学生知道了,必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常夫子最欣赏于舒文的地方,就是他能听进去自己的话,有错就改,绝不再犯!
很快夏天过去,舒文已经学完《大学》,《中庸》也读了一半,秋收时节到了,私塾放了秋假,十天!
于家也开始了秋收,今年于家种的最多的是大豆。大豆,古称“菽”,这种作物生长期短,营养丰富,在华夏种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远古先民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古人虽不知此物有什么营养价值,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却能知道,此物对人体有利。而且产量高,不挑地,它能够在小麦收获之后种植,与小麦进行轮种,来年小麦的产量也能提升,盖因大豆根茎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元素,可以肥田,现代常见的化合肥料也是以氮磷为主要成分的。
杨家村种大豆的人家很多,此时,家家户户院中都堆着带叶的大豆荚,要等到自然风干之后,大豆荚张开嘴,才能将大豆剥出来。
今年大豆盛产,每亩地比往年收获多了一成,原本如此丰收的景象该是让人高兴地,但于老头却高兴不起来。
晚上,一家人吃了晚饭,坐在院中闲聊。
“老三,你问的怎么样。”
“爹,我到镇上问了好多家,大家都说,今年收(丰收)大豆,各地的大豆产量都增加了,价格上不去。”于连双道。
舒文这才明白,原来是大豆收获太多,反而将收购价格压了下来。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天灾人祸会带来粮食减产,收入减少。但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价格也会下跌,承担风险的依然是农民,所谓“谷贱伤农”就是如此了。
小农经济就是有这样的弊端,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可以自给自足,但却无法承担任何风险,一点小病小灾就能让一家人破产。
“明天,你到县城问问,多问几家,看看价格怎么样。”
“行,爹,明天一早我就去。”
“实在不行,只能贱卖了,这么多大豆,我们吃不完,也不好放,卖出去好歹是点银钱。”于连成道。
于老头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豆虽也是主食,但却不能一直吃,若是留在家里,到了明年有新的大豆收获,价格只会更低。
舒文不解,只要需求足够,生产再多,都会有市场。大豆这么好的东西,营养丰富,怎么会没人吃呢?
舒文记得,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其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豆制品被称为素肉,很受欢迎,以至于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大豆。难道……如今还没有豆制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