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要出阁(2 / 3)
当年年岁小,浑浑噩噩地便听了父母宗族的话,乖顺地嫁给了那家。
后来,丈夫不喜,公婆冷淡,生活得异常艰难,亲母亲姊妹也只不过就轻不就重地安慰着她,她只能将苦涩的泪水全咽下肚。
董三娘是贤惠知足的,抱怨过后仍旧□□地生活。婆家只有丈夫一个儿子支撑家底,因为夫君体弱,公公婆婆又年迈,便由她出门养家糊口。
她娘家是开绣庄的,她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绣技,又身傍不菲嫁妆,再怎么样,一生也算圆满,按理来说,不会过的很差。
眼看着对她脸色不好的两老和夫婿对她重新看重了起来,然而命运弄人,一场大病,丈夫支撑不住,死了,董三娘还没从这个伤心事情中缓过来,就被人蒙嘴拖着带走。
原来是婆家宗族的人过来了,公公婆婆他们嫌弃她是扫把星、灾星,一嫁进来就让他家的儿子生病暴毙,甚至连出门找活计赚钱养家,都被说成是不安分守己,早有异心。
董三娘愣愣的,还没从那些可笑的定论里回过神来,转身就发现自己已经要被那一大家子人商量着将“尚有姿色”的她卖了。
她带来的嫁妆早已填进了窟窿,他们想着卖了她,没有了儿辈,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过继家族中适龄的孩子,将来为他们养老。
当时,顾三郎正巧经过遥县,她便趁机求救,顾三郎心善,帮了她。
被顾三郎救走之后,她回了娘家。
本以为是回到了温暖如春的家里,但是娘家却早就不是她的家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娘家说她是出嫁妇,怎么能在丈夫刚死之时,就跑回娘亲,实在是有违妇德,即使她说出婆家要将她卖了,娘家也容不下她,恪守着礼教规矩。
父母倒是心疼她,但是却碍于宗族长老他们口中所谓的礼教世俗,说她定是犯了什么大错才会被婆家发卖,他们硬生生遣人将她送了回去,生怕她让董家其他姑娘的名声蒙损。
这是要将她往死里送啊。
董三娘当即是心如死灰,但是她想了一夜很快就又不甘起来,凭什么这个世道要对她如此狠心,明明她处处做的周到贤惠,却得了这么个下场。
接下来的事情,宁清仪是知道的。
董三娘彻底报复了回去,仇恨不过夜,她利用那些人的轻视,反手便让婆家名声扫地。
她逃离了遥县,却并没有对娘家做什么。
因为她心里也很清楚,婆家吃了那么大的亏,找不到董三娘,那些赖皮小人只会去找董家的麻烦,董家那么个在乎名声礼教的家族,只会在他们自个儿的束缚中走向衰败。她不必继续在那消磨自个儿。
她离开了遥县,在顾三郎的帮助下,文书具备,在尺早县立了女户。
“是他们的错,董姨。”女子清脆的声音如此悦耳,董三娘眼角的碎光一闪而逝,宁二小姐果然是她认定的徒弟,没有被这世道规矩教的木讷了。
“所以啊,二小姐,女子的一生,从来都不容易。”
董三娘嘴里说是放下了,但是脸上的怒意仿佛昭示着什么。
宁清仪垂眸不语,唇角抿平,看着董三娘沉沉的脸色,明白对方将已经埋在心底深处的痛再次挖出来,是想以此教她。
……
有董三娘作阵,宁清仪院子里的下人个个都安分了不少。
暗地里往宁溪那通风报信的几乎绝了人影儿,董三娘有精力有本事,前头新官上任震慑了一番,恰又遇上大小姐第一次被老爷处罚,下人中无论是眼明心亮的,还是糊涂混日子的,都不敢在这风头上做出一丝一毫叛主之事。
这久而久之,大家伙都逐渐认同了董三娘的公平处事,做事气氛不同了,对这小院的感情也逐渐加深。
而在董三娘潜移默化的□□中,小院里的人也慢慢地,一个两个地,都看到了二小姐身上的那么几个“小优点”。
二小姐她清高?
啊,这关下人们什么事呢,做小姐的,不就该端着点?这正常!
二小姐她骄纵?
哟呵,这下人们做错了事情,二小姐处罚又有啥错的,只不过是脸色冰冷了点,言语毒舌了点,别说做小姐的,他们下人间谁得罪了谁,难道就不互相甩脸色了?这正常!
二小姐……总之,下人们眼中的二小姐已经不再像从前如纸片人那般,形象苍白得只剩下“骄纵嚣张跋扈”之类的词可以去形容,还多了那种掺杂善意的好词儿,比如“善恶分明,心口如一,直来直往,大方无私”……
当然,有关于容貌的赞美,他们是最认同,也最愿意去传来传去的,但是偏偏,董三娘压住了那群蠢蠢欲动的下人,警告他们——
说品性的好词儿可以说,说容貌的便要放在心里,不必时时挂在口头上。
董三娘最知道女子红颜薄命的道理,容貌出挑,或许是好事,太过出挑则绝对是坏事。
有了董三娘的精准把控,宁清仪省事多了。
必要时,在董三娘面前用疑惑的口吻勾勒出她想要的结果,对方果然是圆滑通透之人,行事爽利,很快就给了她满意的答案。
其余时刻,她就安安心心真正地做一个无忧无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