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巨大的冲击(1 / 2)
望月楼的二楼,刘晋犹如一个地理老师一般在给自己的学生普及全球地理知识,在场的这些人,有行走天下、追逐利益的商人;有身穿长袍、头戴方巾的读书人;也有庙堂之上的国之柱石;更有听到消息过来凑热闹的寻常百姓。
这些人一直以来都沉浸在泱泱大国的自我满足之中,对于大明之外的世界,听到的很少,了解的更少,将大明之外的地方称之为法外之地,将大明之外人称之为蛮夷。
所谓法外之地并不是指没有法律约束、没有道德管辖的地方,指的是这些地方没有经过教化,不尊圣贤,谓之法外之地。
蛮夷者,野蛮又不通情理,没有受过圣人的教诲,上不知天地君亲师,下不知礼义廉耻,是为蛮夷。
大明的骨子里都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傲骨,这种傲骨让他们拥有强大的自信,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家的好,国外的月亮都比家里的月亮更小。
同样的这种傲骨也很容易就变成了傲慢、自满,渐渐的蒙蔽住自己的双眼,看不到大明之外的世界,同样也看不到其他文明和国家的长处和进步,最终也会慢慢的落后于世界。
现在,刘晋非常系统的给在场的上有人上了一课,图文并茂的讲述了大明之外的世界,同时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多个角度,第一次将大明之外的世界清晰的展现给在场的所有人。
让这些人第一次看到了大明之外的世界,看到了在大明之外的世界不仅仅非常的广袤,而且很多地方比起大明来还要更加的富饶,很多的文明和国家比起大明来同样的辉煌灿烂、同样的强大。
同样的,通过刘晋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晰的意识到,大明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财富,黄金洲遍地的黄金、富饶而广袤的土地,还有三种据说能够亩产几十的粮食作物。
南洋的富饶,一年可以三熟的自然气候,还有永远都吃不完的水果,种地都是可以撒把种子,然后坐等丰收,这样的耕种方式、富饶的产出冲击了在场的所有人。
要知道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需要农人辛辛苦苦一年到尾精心的伺候,还要祈祷上天风调雨顺才能够有一个好收成,能够勉强吃的饱饭。
可是现在,刘晋却是告诉你,在离我们大明不远的南洋,哪里的人都是撒把种子坐等丰收,还一年三次,到处都有吃不完的水果和果实,粮食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就好比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工作,一个月才赚几千块,现在有人告诉你别的国家,人们天天吃吃喝喝,每一个月都能够赚几万、几十万,这种心情就可想而知,巨大冲击同样会带来羡慕嫉妒恨,同样的也会让人产生一股巨大冲动。
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我们要辛辛苦苦的去做事,他们却是可以无忧无虑的过好日子?
印度肥沃的土地、锡兰是一个宝石岛,到处都是珍贵的宝石,还有欧洲人,这丝绸和瓷器到了欧洲竟然和黄金等值,这里的人还不爱洗澡,香料运过去就可以当黄金用。
在场的这些商人,一个个眼睛都泛红了,对于商人来说,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沙头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商人都是逐利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不就是路途遥远,不就是海上的风暴,不就是十去九归嘛,这丝绸、瓷器、香料能够变成黄金的话,什么都不是问题,千山万水都无所谓。
还有非洲,在刘晋的描述中,这里就是天赐的福地,可是偏偏这里的昆仑奴不会珍惜,连铁器都不会冶炼,连城市都建不起来,这里的黄金、宝石、象牙、白银还不是随便任人索取?
不仅仅是在场的商人眼红了,能够来酒楼消费的人,至少来说还是有点身价的,不是地主就是商人,又或者是士大夫之类、权贵阶层等等。
对于地主、权贵来说,这肥沃而广袤的土地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土地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越肥沃越好,地主阶层、权贵所依赖的便是土地。
这黄金洲的土地肥沃而广袤,这南洋的土地产量又高,还可以一年三熟,关键是耕种极其容易,如果自己家的土地也能如此,再种上来自黄金洲的高产作物。
想到这里,在场的这些人一个个呼吸都变粗了,眼睛都开始泛红了,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根源。
“这世界上真有南洋这样的地方吗?”
“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还不用管理,撒下种子就可以,那我们还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去耕种?”
有人喃喃自语,难以相信。
“亩产几十亩的粮食作物,如果有这样的农作物,我大明再也不会有饥荒,所有人都能够吃饱饭,万世可期~”
中年人的脑海中一直在回荡着刘晋所说的土豆、番薯、玉米这三种作物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高产的农作物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了。
“黄金建造的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