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刘柯跟于光光!(2 / 3)

加入书签

在这时鸠摩提出了一个他在后凉时就有的宏伟计划。

那就是重新造经。

把当时杂乱不堪的经书重新译制。

而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姚兴的大力支持。

在这个译经过程中,鸠摩也说出了那句名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他所译制的经书,影响范围十分的广阔。

1600年来没人去增加或删减任何一个字。

他卓越的语言能力无人能及。

在汉传佛教的历史上,鸠摩和唐代取经的玄奘并且被称为“五大译师!”

他虽然翻译的是佛教的经书,但他的影响却超出了佛教的范围。

“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这些最初由鸠摩所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

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长安待了10年,鸠摩圆寂了。

他圆寂时曾说“如果我所传译的经书没有错误,愿我的舌头不会腐败。”

果然,火化后他的形骸灰飞烟灭,但是舌头却完好无损。

鸠摩的故事结束后,佛教的故事没有结束。

当时有一位匈奴勇士,带领他的族人攻克凉州并定都于此建立国家,自称河西王。

当年他曾在后凉国的宫廷里见过鸠摩。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鸠摩接到自己的身边。

但是等他攻克凉州的时候,鸠摩已经离开了。

于是他便在国土大力弘扬佛教。

并且听说有一个名叫昙无的高僧从天竺到了这里。

于是他把昙无奉为国师,弘扬佛法。

在当时的统治阶级。

僧人还要兼顾术士的职责。

所以昙无也时常要为国王占卜。

在当时河西对外征战最关键的一站中。

作为将领的太子身死。国王大怒,立即遣散所有的僧人。

不再弘扬佛法。

因为在出征前,他找昙无算卦,得出来这一站是必胜的局面。

但是结果让他失望了,从此也对佛法灰心。

虽然这位国王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但是他在崇尚佛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有了很多突出的贡献。

并且专门下令工匠们去凿刻佛像的石窟。

其中就有著名的“云冈石窟”。

《河西走廊》每一集的故事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

从使者张骞,到将军霍去病。

再到往后常惠,以及今天的鸠摩。

每一位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物,又都把自己的足迹留在了河西走廊。

或是收复失地,或是弘扬教义。

虽然内容一样。

但是观看的观众心境却不一样。

刘柯看完这一集的河西走廊,只感觉自己跟鸠摩一样。

鸠摩在凉州被困17年终于走出凉州,去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原。

而自己为什么还要故步自封的把自己困守在原地呢?

捆住鸠摩的是一座城,但是他的佛法却困不住。

刘柯的身体没有被困住,但是他却自己在心里给自己建了一座城。

一时间,刘柯沉默良久。

几分钟后,下定觉得的刘柯拿起手机来到了阳台。

拨通了徐文的电话。

他决定跟徐文合作了。

第五集的《河西走廊》收视率几乎是不用去猜测的。

在经过了之前徐文被误会的事情之后,观众们对于徐文的愧疚心已经让他们把《河西走廊》以及另外几档跟徐文相关的节目列为了必看的节目之一。

这一集的《河西走廊》虽然没有冲上热搜。

但是3.6%的收视率却是妥妥的第一!

而且让徐文都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这一集播出后不久。

徐文就收到了一个来自中心台的神秘电话。

在电话里面,中心台直接跟徐文表示,中心台也想要《河西走廊》的播放权。

跟徐文只会一声。

芒果台其实是可以拒绝的。

但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芒果台不敢拒绝。

对于徐文来说倒是无所谓。

因为他可以又赚到一份版权费。

而对芒果台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中心台这边答应,等到芒果台播放完毕的时候。

他们再开启重播。

在这一集播完之后,徐文的主页又不知道收到了多少观众的点赞。

“看完特地来打卡!”

“下饭神剧!”

“看完来打卡咯!”

“每次只有看完徐导的纪录片才能睡得着!”

“楼上的,现在才下午3点?”

.....

但是这样的好事情,却在次日的早上见到于光光的那一刻破灭了。

因为《河西走廊》被卖给了芒果台。

不提起这件事还好,但是第二天当于光光看到江浙台的《华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被芒果台的《河西走廊》牢牢地压在身下的时候。

于光光就对徐文没什么好脸色。

导致徐文来于光光开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