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南中战乱起(1 / 2)

加入书签

甄宓留江陵。

对刘封来说,不亚于是天下掉馅饼,捡来的大红包。

曹丕现在一心想要甄宓死,但他却不知道,他这个皇帝没当几年就要挂了,而继位者不是别人,正是曹叡。

等曹叡登基之后,肯定是要接亲生母亲回去,到那时候,刘封就有了和曹魏谈判的筹码。

而在甄宓回转之前,刘封能近距离饱饱洛神的眼福,也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情。

荆州第一师范学校的建立,是刘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时代的一小步,也是振兴大汉教育的一大步。

第一堂课程,从数学开始。

等有了足够的财力和稳固的根基之后,学校教学的学科,还会逐步向格物(物理)、冶炼(化学)、地理等全学科扩展。

格物可以让学子了解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从而解释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以免被神道佛邪所迷惑。

同时,格物还是制造各种机械、发明的学科,能够启迪人的思维,拓展人的想像,这一门重要学科的负责人非黄月英莫属。

冶炼是化学的一种,这一块天师道众祭酒有着先人一步的优势,张敏这个四代大天师,是刘封钦定的人选。

火药这样重要战略资源研发,交给别人刘封肯定不放心,张敏不仅是刘封一手扶持上位的大天师,而且还是同道中人,经常切磋道理的人,刘封对她甚是放心。

其它的学科负责人选,刘封还要再慢慢寻找,筹办师范学堂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荆州又和魏、吴两家达成了停战和解协议,这让刘封心情大好。

要是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蜀汉的国力和储备慢慢上来,未来横跨荆益两州,只要坐等北方有变,再行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也不是一句空话。

只可惜,世事总是变幻无常,曹丕、孙权这边平静下来,无有大的战事,蜀汉的南部边境诸蛮却闹腾得剧烈起来。

益州大豪雍闿在刘备薨后,与越嶲叟帅高定、牂柯郡丞朱褒一起发动叛乱,三人相互连结,惑乱南中,声势浩大。

历史上,更有汉嘉太守黄元参与其中,这四股势力的反叛,对蜀汉政权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幸好的是,刘封在东入荆州之前,迅速出兵击破了黄元,安定了蜀郡的西部,这让诸葛亮稍稍的喘了一口气。

就在刘封安定荆州之时,前益州牧刘璋的小儿子刘阐来到南中,相比兄长刘循,刘阐轻财重士,颇有仁爱之风,很能吸引人相随,历史上刘阐曾经做过孙吴的御史中丞。

刘阐背后有孙权所置交州刺史吕岱支持,吕岱囿于孙刘和议大势,不能明目张胆的出兵,但可以给刘阐在背后支持。

有交州的吕岱为靠山,刘阐一到南中,即自领为益州刺史,雍闿、高定、朱褒三人分别被封为三郡太守,刘阐这一亮出名号,让本来属于反叛势力的南中诸蛮找到了方向。

“驱逐刘备孽余,恢复先祖基业。”刘阐打出这个旗号也很有诱惑力。

南中的形势,因刘阐的出现而越发的恶化。

——

建兴二年,春三月。

永昌太守吕凯上报南中叛乱诸事,请求出兵平叛。

丞相诸葛亮召集在蜀的重要官员、将领商议对策,刘阐的出现,让南中的这场叛乱由内部扩张到内部,如果再放任下去,那蜀汉将永无宁日。

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这是诸葛亮心中的理想,但现在,南中后方叛乱越来越厉害,蜀汉如果不尽快解决南中蛮夷之事,后方不稳,北伐也就是一句空话。

在历史上,诸葛亮为稳定南方局势,不得不亲征南中,在经历大半年的苦战后,终于击败南中诸蛮,平定了蜀汉的南方边境,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不过,当诸葛亮提出亲征南中想法后,却遭到了蜀郡太守王连、犍为太守李严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倒不是与刘阐还有勾结,而是认为刘禅尚小,诸葛亮一人现在是蜀汉的支柱,要是在南征途中有什么不测,那对蜀汉来说,不亚于是灭国之灾。

南中不毛之地,瘴气弥漫,诸葛亮不能去,那谁能领军出战?

在历史上,蜀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最后只能是诸葛亮南征。

而现在,刘封的名字被王连、李严等人提了出来,他们认为遍数蜀汉军中,有运筹帷幄能力,又有威慑力,又能妥善处理诸蛮事务的人,唯刘封一人。

为了增强刘封出征的说服力,王连还将善于占卜的张裕等人叫了过来,算了一卜,说是刘封的封字正好能克制刘阐的阐字。

封克阐。

张裕是蜀郡名人,传说中有通天之能,他的话虽然玄之又玄,但信者众多。

王连等人提议刘封南征,还有一个现实的难题,那就是好不容易收复的荆州谁来镇守?

荆州是九州之腹心,又处于魏蜀吴三家接壤地界,三方的矛盾最为尖锐,刘封坐镇江陵,之所以能保证安定,一是因为他的能力,二是因为他与曹丕、孙权都有姻亲关系,换了另外一个人,比如关羽,就很难保持这种平衡。

诸葛亮为此踌躇不定。

刘封若是离开,荆州如何自保?

这个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