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封禅永理,孙权背刺(1 / 2)

加入书签

刘封与张敏一番同修下来,彼此道行更加的深厚。

张敏虽然贵为天师,但其心性,终还只是不满二十岁的少女,白天和刘封一起看罢终南山景,晚上参修道法真经,这样的日子于她来说,就是神仙眷侣的生活。

这有学问就是不一样,张敏对新奇的事物颇有研究的兴趣,刘封显摆的想要展示一下高难度,却差一点被张敏虚心讨教的诚恳态度给累死。

刘封在终南山上休息了十余天。

天师道的道经颇多,里面有不少养生的知识,刘封空闲之时翻看,倒也颇有心得。

好几次,刘封都能在藏经阁内碰上貂蝉,只是这个道号“观音”的散人,每每见到刘封,都立即红着脸避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貂蝉心中碰碰乱跳,刘封的眼神太有侵略性,让她每每好像没穿缁衣站在人眼前,这是其他男人都不曾带来的羞耻。

刘封不知貂蝉心中在想什么,荆州战场上,关羽水淹于禁七军的辉煌战绩已经传来,他要准备动身下山了。

七月中,于禁被沔水围困,不得已投降关羽,一时间,天下震动,关羽之名传于四海,妇孺皆知。

所谓盛极而衰,在这个烈火烹油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关羽转眼即败。

刘备也是一样。

得知二弟关羽北伐大捷,刘备高兴的急召众官员在汉中王府宴请,席间刘备喝得大醉,言语间露出想要自立为皇帝的意思。

诸葛亮中途离席,他没有兴趣听一群吹捧之徒的谄言。

治政还需要脚踏实地。

刘封在汉中郡就做得很好,不论是任吏还是处理汉夷矛盾,都平平稳稳,没有起什么波澜,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马超到了陇右之后,连续向河西用兵,想要一鼓作气拿下金城,打通西域商道,却不想遭到张既、郭淮的阻拦。

先锋大将马岱三战三败,还差一点被曹将费曜、牛金砍了首级。

无奈之下,马超只能向刘备求援,刘备现在横跨荆、益两州,地盘大,人口多,要打曹操的话,从荆州出兵,从东三郡出兵,从汉中出兵都可以,对陇右那块不毛之地没多大兴趣。

要不是诸葛亮眼光长远,看到陇右的重要性,想着接济马超一二,马超这会儿就只能退守到冀城一带死守了。

其实,刘封据守的汉中距离陇右更近,马超也可以向刘封告急。

马超这一会却没有那样做,估计也是实在拉不下脸。

除了陇右的烦心事外,诸葛亮还要忙着安定南中一带,刘备占领蜀郡之后,蜀郡以南的南中诸郡,特别是犍为、汉嘉一带,夷蛮首领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汉夷械斗频频。

这些琐碎的事情,牵扯了诸葛亮太多的精力。

和历史上一样,在刘备没有病逝之前,诸葛亮不太有可能独立领兵出战,大名鼎鼎的隆中对,并不能掩盖刘备、诸葛亮之间在政见上的分歧。

君臣相合这样的传说,只能是传说。

刘备依靠的谋士,也不只是诸葛亮一人,庞统、法正、李严等人,都是刘备倚重的亲信谋士和官员。

从蜀汉一朝来看,直到刘备的去世,诸葛亮才始总揽蜀汉大权,逐渐的消弥了李严等人的影响后,这种分歧才渐渐平息。

——

封禅永理。

联起来念,正好是刘备四个儿子的名字。

封禅是大型帝王祭祀活动,永理意为永远治理天下,刘备称帝之心昭然若揭。既然马上要当皇帝,刘禅、刘永谁更适合当皇位继承人,也让刘备犹豫不决起来。

从法理正统上看,刘禅肯定是最合适的。

但刘永有吴夫人支持,有巴蜀的士族在背后撑着,实力不容小视,万一有变,动荡在所难免。

刘备被皇帝位子影响心绪,又被荆州士人蒙蔽了眼睛,没有察觉到孙权已经悄悄从合肥一线调回军队,南郡和荆南一带处于吴军兵锋之下。

终南山下。

刘封换上锦袍,骑上白鹤,在张敏、貂蝉两位道友的相送下,回转南郑。

临别之时,刘封给张敏留下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心学名言,简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这句话让张敏深感震憾,就连对刘封沉迷双修有些意见的貂蝉,也不禁怀疑自己猜测错误,刘封还真有学问,并不是见色起意之徒。

张敏、貂蝉如何看法,刘封已无暇关心。

他现在只感到庆幸,要不是早派了邢道荣和焦仲卿南下,吕蒙的小动作还真发现不了。

孙权、吕蒙开始背刺行动,盛极而衰,关羽要败亡在即了。

骄傲无比的关二爷,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为了督促军粮辎重之事,得罪了留守后方的众多荆州官员,让他们心生异志。

雷脩、邢道荣这个钉子发挥了作用,来信报告乐乡一带发现吴军部队调动,似有威胁武陵的迹象。

雷脩已经紧急调动雷部部曲在夷陵集结,邢道荣已经飞报蛮王沙摩柯,邀其下山来助战。

与此同时,雷脩也向好友零陵北部都尉习珍示警,希望习珍所部向佷山方向靠拢,以便和雷部合兵一处。

奉刘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