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假扮曹军救义母(1 / 2)
“夫人留在此处,实在太过危险,莫如随吾一起突围。”赵云接过阿斗,又勉力劝说道。
“子龙将军,妾身安危,实不足道。追兵即至,勿再耽误了,封儿,你也随子龙将军一起走吧,这一番相救的情谊,阿娘记下了。”糜氏朝刘封投来感激的眼神,想了一想说道。
刘封一听糜夫人这话,心中不由大急。
若是自己随了赵云突围,那糜夫人势必和历史上一样投井自尽,那他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不行。
顿感危机重重的刘封一脸决然,向赵云郑重的深施一礼,道:“子龙将军,吾弟阿斗年幼,父亲甚喜爱之,今遭困境还望将军解怀带其脱险,母亲不能行走,封既为人子,当留在此处,等寻一车驾之后,再带母亲南归,将军若有朝一日,见吾父亲,可将封今日之言告知。”
糜氏听到刘封这一番言语,感动的泪水涟涟:“封儿,你我虽是母子,但非是亲生,如今大敌当前,你又何必舍了大好年华........。”
刘封未等糜氏说完,即正色道:“母亲何出此言,昔日圣人孔子有曰:子欲养而亲不待。儿虽是母亲的义儿,但自认亲之后,即从心底将母亲视为了最亲之人,这回若是有幸脱困,则是上天垂怜,若是不能逃出,那就让我们母子相伴一处,到了九泉之下好有个照应。”
话说到此处,刘封眼眸不禁通红起来。
父亲刘备最拿手的就是哭,哭能感动人,能收人心,刘封觉得,他很有必要继承刘备的这一光荣传统。
两人正叙话间,远处曹军的叫喊声已经越来越近,隐隐的有大队骑兵正在赶来。
赵云无奈的长叹一声,向刘封回揖说道:“小将军性情中人,孝心可鉴日月,云佩服之至,若不是要相救主公骨血,必留于此地与小将军并肩而战。”
说罢,赵云不再迟疑,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紧紧的抱护在怀中,说来也奇怪,阿斗在曹军初至时哭得声嘶力竭,这会儿却又吮着大拇指睡得安稳。
赵云绰枪上马,向糜氏和刘封抱拳疾驰离去。
刘封眺望赵云身影已然不见,心中一块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在赵云的注视下,刘封的压力山大。
有赵云在前面吸引曹军的注意力,刘封和糜氏只要谨慎小心一点,应当能够顺利的突围。
刘封还在思考怎么突围,却听到断墙里面有踢倒陶罐的声音传来。
“母亲,你这是何意?”刘封心头咯噔一下,急忙抢步疾奔过去,把上半身已经探入枯井的糜氏紧紧的抱住。
糜氏半边身子被刘封抱住,一时动弹不得,想要挣扎却又软软的使不上一点力气。
听得刘封要留下来陪伴自己,糜氏心中甚是感动,而在大悲大喜的情绪下,两人也无暇顾及什么男女之防。
“封儿,曹军势大,汝父亲、二叔、三叔身经百战,尚不是曹贼对手,我们两人要脱身谈何容易.......。”糜氏俏脸涨得通红,好半天才察觉自己竟然软倒在刘封怀中,这真是羞杀人也。
初生牛犊不怕虎,糜夫人这样的女人,对刘封这样的十八岁少年郎杀伤力巨大。
“母亲,儿血气方刚,有的是一身力气,别说母亲一人,就是再多的人,儿也不惧。”刘封拍了拍胸膛,朗声道。
“罢了,不用多说了,这枯井合是我最后容身之处,待我去了之后,你将这断墙推倒,切莫让曹贼污辱了我的身体。”糜氏羞不自禁的推开刘封,艰声摇头说道。
就算是亲生儿子,在面临大难之时,也不太可能做出放弃求生希望而赴死的决定,而偏偏刘封选择了留下来陪伴自己。
这让糜氏心中更是觉得不能拖累刘封,幸好的是,糜氏脚下移动不便,不小心踢倒陶罐发出异响。
“母亲说得哪里话来,儿已想到了一条脱身之计。儿去脱了那几个曹军小校的铠甲,我们换过外甲,戴上头盔,黑夜里不近身,看不出是谁来?”
刘封是穿越众,三国迷,长坂坡这一段事迹不知看过多少,这一套说辞也有几分道理,让糜氏将信将疑起来。
刘封察颜观色,见糜氏已渐心动,又继续劝说道:“好教母亲得知,那曹骑的战马还在村外系着,儿这就去牵来,母亲且先换上这曹军小校衣甲,我们寻了小道避开追杀就能突围。”
糜氏依言背过身去,接过刘封递上来的两当铠,忍受腥臭穿在身上,等她跨出村舍门口时,刘封已经牵了二匹曹军弃下的杂色战马等着了,其中一匹马背上,还负着那个被糜氏捅死的曹军什长。
另外,曹军乱卒抢掠的蒸饼、财帛、饰品、玉器等东西,也便宜了刘封,正好收拾打包放入行囊中。
糜氏见状不解问道:“吾儿将这个曹贼尸体带着,是为何故?”
刘封嘿嘿一笑,解释道:“母亲,我们趁着夜色行走,要是遇上曹军队伍,可假称吃了败仗护送伤卒医治,曹骑要是上前,就让他们察看这具死尸,天色昏暗下估计不会细究真假。”
糜氏听刘封这么一说,黯淡的眼睛里终于露出一抹希翼,有一身血污的曹军死卒在旁掩护,曹军巡骑有疑惑,也不会先看她的伤势,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