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挖出个祖宗(1 / 3)

加入书签

“你说什么?工地挖地基的时候,挖到了坟墓?里面还有文物?怎么会这样?我们这是招谁惹谁了!”张涛瞪大了眼睛,一副郁闷的表情。

挖到了文物,施工势必要暂停下来,这会影响到新厂的建设进度,对于张涛而言,这显然是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重型机械厂已经处于停产状态,早一天建成新厂,就能早一天恢复生产,而多耽搁一天,便意味着多一笔的损失。

负责新厂土方工程的,正是那位“无间道”。

无间道摆出一副愧疚的表情,开口说道;“这事情都怪我,我担心地基扎不牢固,特意嘱咐把地基挖的深一些,没想到却挖出了个祖宗!”

深挖地基当然不是无间道的主意,而是李卫东的主意,借无间道的手来实施。这也是当时,李卫东让无间道争取负责土方工作的目的。

而李卫东给予的解释是,地基挖深一些,施工的时间就会更长,这样可以拖延一部分施工时间。。

张涛则开口说道;“你也是为了咱们厂好才深挖地基的,这事情不怪你。你还是说一说那个坟墓的情况吧!”

无间道急忙汇报道:“市文物局的人已经过去查探过了,我也问过他们,据说这应该是一个清代的墓,因为有陪葬品,所以文物局的专家判断,坟墓的主人肯定不是平头老百姓。

但是从挖出来的瓷器看,做工比较一般,不是官窑的精品瓷器,而是民窑的普通瓷器,所以坟墓主人也不是那种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

后来文物局的专家查询了县志,结合对坟墓年份的判断,初步认为这坟墓里埋的极有可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进士。

在清朝,这位进士的家族在咱们青河也算是名门望族,但后来就家当中落了,据了解这位进士后人,在闹义和团那会儿离开了青河避难,从此就不知所踪。

进士的坟墓无人打理,慢慢的就变成了农田。这么多年来那里的农民一直不知道土地下面还有个进士的坟墓。”

“康熙年间的进士?康熙当了六十多年皇帝,他那时候的进士不是一抓一大把!一点儿也不稀罕。”张涛冷哼一声,接着说道;“这应该不算是什么文物吧?”

“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说,虽然陪葬品当中还没有发现什么奇珍异宝,目前挖出来的也都是些民窑的瓷器,还没有看到金银物件,没有什么太大的考古价值。

无间道接着答道:“不过毕竟是二三百年钱的东西,按照国家对于文物的标准,也能达到一般文物的定级标准,还是需要进行保护的。”

“保护?怎么保护!难道还要建个博物馆不成!”张涛脸色阴沉的说道。

“那倒不至于。按照文物局的意思,既然坟墓已经被挖开了,那就来一次彻底的保护性挖掘,将里面的文物全都挖出来,然后送到咱们市博物馆里进行保护。等文物全都挖出来了,咱们就可以正常施工了。”无间道开口答道。

“挖坟就挖坟吧,还保护性挖掘。”张涛依旧是一脸不爽,接着问道:“那这个保护性挖掘,得花费多少时间?”

“一个进士的坟墓,规模肯定不会很大,陪葬品可不可能有太多,文物局估计,进展顺利的话,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无间道开口答道。

“那只能等一个星期!那这个区域就先交给文物局吧,不过其他区域的施工可不能停。”

张涛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看了看手表:“行了,你先去忙吧,我得去一趟水泥厂,咱们一次性买这么多水泥,得让水泥厂多给咱们打点折扣!”

……

孙大成今年已经58岁了,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

年轻时候的孙大成,曾经参加过多个项目的考古工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工作者。

可惜的是,孙大成不是考古专业出身,他属于半路出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知识都是从工作中积累的,加上能力实在是比较有限,使得他始终没有混成考古方面的专家。

既然没能成为考古专家,在文物局里熬到退休,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至少是个铁饭碗,旱涝保收。

如今保护性挖掘白墩儿的进士墓,就是由孙大成带队进行的。

孙大成的身体还十分的硬朗,只不过他这个岁数,已经不需要亲自拿着铁锹刨土了,这种体力活都交给了年轻人去做,而孙大成则负责将挖掘出来的东西进行初步的清理和分类。

临时搭建的工作帐篷里,孙大成正摆弄着一个八卦云鹤瓷碗。

“这云鹤画的,可真丑。还有这八卦,坤卦都没对齐。这民窑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民窑,烧制的东西品质太一般,比官窑差远了,我记得苏北那边曾经出土过一个康熙官窑的青花云鹤八卦瓷碗,那云鹤画的,真叫一个精致!”

孙大成放下了瓷碗,一副兴致阑珊的样子,然后轻叹一口气:“看起来这个进士也不怎么富裕,陪葬品也都是些破罐子烂碗的,没有一件好东西。哪怕有一个能得到三级文物标准的也行啊!”

国家对于文物是有分级的,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其中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