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没有钱买原料(1 / 2)

加入书签

李卫东将国税局的纳税证明递到了刘书记面前。

刘书记望着这张纳税证明,再看看国税局那红彤彤的公章,一脸的无可奈何。

有这张纳税证明,就意味着李卫东从服装厂拿走的红利,成了合法的收入,有这张纳税证明,便是告到反贪部门也是没有的。

运输公司的纪委监察室,就算是再怎么霸道,再怎么指鹿为马,也不能跟国法较劲。

当然,如果运输公司非要拿回这笔钱的话,也可以用别的阴招,比如想办法给李卫东穿小鞋。

然而这一招对于李卫东肯定不太管用,服装厂几十万的分红在手,还怕穿小鞋么!大不了辞职不干了,这么多钱也够一辈子荣华富贵。

对李卫东的调查就这样无疾而终,李卫东得意洋洋走出了纪委监察室。

……

国企承包的过程中,本来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即便是1988年国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有了比较明确政策依据,国企承包依旧是一片群魔乱舞。

在1988年之前,关于国企承包后的分红,同样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该不该分红,该分多少,是按比例还是按固定数额,这些都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甚至有的时候便是签订了承包合同,也不一定算数。

要说看你承包效益好,直接把企业收回来,然后一分钱的分红不给你,这也不是新鲜事。

直到后来,国家明确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制,这才让国企承包该怎么分红真正的有法可依。

李卫东当时签订承包合同时,只是说每年向公司上缴两万块钱,而并没有提分红的事情,也是故意在制造模糊空前。

若是明确提到分红的话,那就要谈到分红比例的问题,那么运输公司肯定不会给李卫东百分百的利润分红,毕竟运输公司作为国企,是不允许个人去这么占便宜的。

在分红问题上故意制造模糊空间,那就给了李卫东拿走全部利润的可能性。

运输公司在签订承包合同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分红的事情,毕竟那时候的服装厂,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谁还会在乎分红!把服装厂交给个人承包,能顺利的发放工资,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且当时大家都觉得,李卫东去承包服装厂,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快速提升的机会,去服装厂当个厂长镀镀金,能快速的提干,至于靠服装厂赚钱,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李卫东真靠着卖皮夹克赚到钱时,运输公司的领导班子才意识到,当时的那份承包合同签亏了!

如今又来了四百多万美金的出口创汇,运输公司领导班子哪里还能坐得住,朱士聪稍微一鼓舞,服装厂便被运输公司给收了回去。

李卫东早就料到,运输公司的领导班子会耍无赖,看到自己赚了钱,一分钱的分红都不舍得给。

所以李卫东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把服装厂的钱全都转到自己户头上,然后去交上个人所得税,造成税后合法收入的事实。

既然承包分红这种东西,在政策上还是模糊的,那当然是谁下手快,谁就占有话语权!

在占便宜这方面,运输公司的一群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老无赖,还真的斗不过李卫东这个市场经济时代摸爬滚打出来的老阴币。

……

服装厂,杨鹏作为举报人,已然得知了公司纪委的调查结果。

“这个李卫东,真是太狡猾了,竟然主动跑去税务局,把什么个人所得税给交了!从服装厂转走的几十万,一下子就成了他的合法收益!”杨鹏纷纷不平的说。

旁边王海滨说道:“我听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是20%,李卫东这次得交十几万的税,这小子虽然可恶,但魄力还真没的说。换成我的话,还真不舍的话这笔钱。”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只见副厂长王京走了进来。

“王厂长,有什么是么?”杨鹏开口问道。

“车间快要停工了。”王京很干脆的答道。

杨鹏一拍桌子,猛的站了起来:“又要停工?这个月的工资和奖金,不是已经提前发下去了么?怎么还要停工!你们服装厂的工人,也太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吧!”

“咳咳!杨厂长,是咱们服装厂,都是一家人嘛。”旁边的王海滨干咳一声,提醒杨鹏注意说话。

王京不屑的瞪了瞪杨鹏,随后开口说道:“这次还真不怪职工,之所以要停产,是因为原料快用光了。”

“什么原料?你们厂没买原料么?”杨鹏一脸不爽的问。

“咳咳,杨厂长,是咱们厂!”王海滨再次提醒道。

王京则开口说道:“之前买了一批,都用光了,这次可是几十万件的订单,就之前买的那点原料肯定不够,还得再买!”

“那就去买啊!这可是出口创汇任务,决不能耽误了车间的生产。”杨鹏开口答道。

“以前采购原料的事情,都是李厂长和王会计负责的,我只管生产,不会买原料。”王京双手一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那行,把需要什么原料告诉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