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渔船入长安(1 / 2)
长安。
天暖了,又到一年春耕时。
这个时候,遍布关中因为过年而停滞的各项工程早已全面恢复,便连地方上,亦轰轰烈烈掀起了一股大基建的热潮。
今年的春耕来得也比往年更简单些,因为钢铁产量大增,曾经昂贵的铁质农具而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时候,经历了一冬的学习,第一批来自地方上,专门学习水泥造纸等工艺的学员也终于毕业了,大大小小的家族门阀成功获得由工部颁发的许可证,开始正式将注意力从土里上移开,转向工业。
这样的日子里,李二反而是轻松了。
过去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关键很多时候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法处理。
现在突然之间好多问题就消失了,没人问他要钱,没人问他要粮,一时间他还有点不习惯。
也因此,他开始有大量的时间到城外视察春耕实况,到制造基地视察指导工作,到骊山欣赏翠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到学宫聆听朗朗的书声,以及学子们精彩的辩论。
当然,这里面事情也是很多的。
尤其春耕。
过去春耕就那几样,无非就是桑,麻,粮。
可现如今,同样是桑,可以从骊山下面的村子里截取良种桑进行扦插繁殖。
也别小看这良种桑,叶片大多了,量也分明更多,这对养蚕是极大的促进。
麻也差不多。
种麻是为了织布,编织麻袋,搓制麻绳。
而今固然没有良种的麻,麻也依然在种,可棉花来势汹汹,在长安城一带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麻。
粮就更不用说了。
关中地区过去不种水稻,但现在种水稻,毕竟此时的长安水资源条件是极其丰富的,八水绕长安可不是开玩笑。
而水稻之外,红薯,土豆,玉米,都是新物种,没一样是之前种过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瓜,各种各样的菜,这些东西每一样都是宝贝,每一样都需要投入精力。
春耕之外,学宫也不容忽视。
这一块他倒不需要做什么,无非就是尽量满足要求,需要什么东西,派人去找,需要出去考察,派人保护。
仅此而已。
可成果却让人瞠目结舌。
因为火药已经搞出来了,还是亲儿子李泰亲自带头搞的。
而随着纯碱被成功搞出来,念念不忘的玻璃也不再神秘。
这还不是全部。
图书馆大量的藏书,使得不用动脑子,光翻书就能翻出不少好东西,比如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比如青蒿可以治疗疟疾,又比如北方极寒地带有种叫做蛔蒿的植物,可以做成宝塔糖去蛔虫……
等等等等,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他头一次清晰的认识到,知识如此珍贵,那座看上去并不如何起眼的图书馆,俨然就是一座宏伟的宝库,威严无俦。
也正因为此,每每闲下来,他都忍不住在想,陈远那厮在琼州到底在干些什么,又还有多久回来。
因为他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这份喜悦。
结果陈远还没回,那艘格外不同,他一直都眼馋的渔船先回了。
这天风和日丽,农历三月的长安莺飞草长,暖风习习,正是怡人的时候。
此时已有鲜花盛开,蜜蜂开始在花丛中辛勤的劳动,而它们的家,往往是一个又一个人工制作的蜂箱。
这天他也没闲着。m.biqμgetν.
前一阵,长安城区域最大的水库工程太液池动工,他命人把挖掘机开了过去,还很是过了把瘾。
昨天,他又让人把旋耕机开了出来,开辟良田。
这是一块试验田,应司农寺和学宫农学院诸多学子请求共同开辟,地点就在灞水边上,与村子隔河相望。
忽然间马蹄飞溅,有信使来报,渔船自渭水而来,已转入灞水,正逆流而上。
尽管不是陈远回来了,但对于李二来说,这依然是个好消息。
同行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颇为好奇,想看看这大老远跑了一趟,有没有带点不一样的东西。
于是君臣一行一拍即合,骑着马便往渔船过来的方向而去。
很快就看见了。
一个多月没见,看上去这船还是那么的威武霸气,一如它离开时那样。
“可惜了啊,如此之好的船,竟拿来做渔船,简直暴殄天物。”
这不是长孙无忌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了,这次也一样,还是忍不住。
房玄龄也难得的便是赞同:“确实,分明应该是水上横行无忌的无敌战舰,这世上可能也只有陈县公会拿来做渔船。”
李二倒是看开了,闻言哈哈大笑:“即便如此,却也非坏事,可更加彰显我大唐威服四海之雄风,不是吗?”
这话一说,顿时又都笑起来。
这时长孙无忌问道:“陛下,听说工部全力攻关的蒸汽机有眉目了,将来可用作车船动力,是否属实?”
蒸汽机的图纸,上一年就拿到了,工部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制造。
时至今日,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