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明珠蒙尘(1 / 2)
“怎的这么硬,这还是琉璃吗?”
李二搞不懂了。
琉璃,脆而易碎,好看而不耐用,这是公认的。
也因此,明明很早就烧出琉璃的情况下,老祖宗的科技树,依然选择了陶器,瓷器。
如若不然,眼下的琉璃技术还说不准哪家强,真正的玻璃,也未必就出现在其它国家。
长乐也不太理解。
透明度可以接受。
战国时期就有透明的水晶杯了,而眼下外域来的极品琉璃,透明度也是很高的,虽然大多有色。
况且,陈远还送过她大穿衣镜,那个透明度也是高得离谱。
可这硬度,完全没法解释啊!
要是琉璃都这么硬了,那还要砖头石块干?
遂问道:“陈大哥,这不是普通琉璃吧?”
陈远笑着点头:“聪明,这的确不是普通琉璃,这叫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
“对,钢化玻璃,在我的家乡,有色称之为琉璃,无色称之为玻璃,玻璃琉璃,本质上是一样的。
而钢化玻璃,就是在玻璃成型之后,骤然冷却形成的一种特种玻璃。
这种玻璃很硬,没有寻常玻璃琉璃易碎的毛病,其中的道理,还是热胀冷缩。
就像水骤冷会变成坚冰一样,只不过这种特性会被固定下来,轻易不会被破坏。”
就这么简单。
大名鼎鼎的鲁伯特之泪,其实就是熔融的玻璃液,直接坠入冷水中形成。
也是最早的钢化玻璃。
只是想要一块一块做这么规整,又不太容易。
毕竟当下的技术水平,连无色玻璃都没搞出来。
当然,单纯说硬度的话,不用钢化也是可以的。
不钢化,就加厚。
脸皮厚了撕不破,玻璃厚了,一样绑儿硬,脚踢肿了也碎不了。
李二这会也懂了。
若以热胀冷缩来解释,那么这钢化玻璃,倒也不那么神奇,可比太阳能那种看起来无中生有的东西好理解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上当了?
琉璃,又有谬琳,陆离,等诸多别称,西周时期便已有之。
西汉《盐铁论》中亦有载,碧玉、珊瑚、流离,咸为国之宝。
可本土的琉璃的,说实话不行啊!
本土琉璃虽然好看,琉璃虽然一直是国之重宝,可本土的琉璃,实在是太脆了。
脆到温个酒都能碎掉。
是以,别说作为器皿实用性被陶瓷吊打,作为纯粹的观赏玩物,也是不合格的。
也因此,历朝历代,王宫贵胄,收藏赏玩的琉璃珍品,皆为异域番邦进贡。
因为相比娇贵的本土琉璃,这进贡而来的琉璃,皮实耐操多了。
虽然色相有所不及,但是,不惧冷热,与金银陶瓷器皿无异。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因为贡品琉璃皮实耐操,不惧冷热,跟本土烧制的琉璃性状完全不同,所以一直来都普遍认为,这贡品琉璃乃是天然之物,极为难得。
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啊!
按照这厮的说法,琉璃玻璃本一物,既然玻璃可以钢化变硬,那琉璃,岂不是也可以?
换句话说,那些本以为是天成之物,堪称稀世珍宝的异域琉璃,岂不很有可能跟本土琉璃一样,就是一堆石头烧出来的?
一念及此,脸色顿时便有些难看。
一种上当受骗的不忿,亦油然而生。
长乐这会也感觉上当了,不过没怎么生气,只问道:“那是不是意味着琉璃也可以钢化?”
“理论上是,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硅酸盐,只不过琉璃因为含有一些金属杂质,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现代社会,琉璃被认为是有色玻璃,但有色的玻璃,却不一定是琉璃。
相比琉璃,人们更愿意直接称之为有色玻璃。
李二和长乐也不明白所谓的硅酸盐所谓的金属杂质到底是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琉璃的确跟玻璃一样,存在着钢化的可能。
换而言之,那些以为是纯天然的贡品琉璃,极有可能就是一堆石头烧出来的,只是进行了钢化。
哪怕钢化过后也远达不到拳打脚踢不碎的程度。
当然,这其实是个误区。
本土琉璃跟贡品琉璃的区别,根本不是钢化不钢化,而是原材料。
简而言之,本土琉璃,所取原材料中以铅钡为主,而外来的,是钠钙。
也就是铅钡玻璃,钠钙玻璃。
本土琉璃之所以好看,却不耐高温,惧冷热,归根结底是因为铅钡降低了原料熔点,以至烧结温度比较低。
这是先天不足,跟钢不钢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趣的是,由此而导出的结论却是对的。
那些贡品琉璃,的确不是什么天然物品,的确就跟本土琉璃一样,就是一堆石头烧出来的。
陈远也不太清楚其中的细节,只在长乐问起时笑道:“哪有什么天然琉璃,天然的,叫水晶,成分不一样,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