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陵阳朱尔旦(1 / 2)

加入书签

正所谓:事不宜迟。

天一亮,周羽便吩咐吴管家去觅一块坟地,并于当日下午迁走了那女鬼的尸骨。

事情传开之后,一众百姓方知此宅闹鬼的原因。

同时也交口称赞周老爷宅心仁厚,好人有好报,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一幢大院。

价格姑且不论,关键这院子的位置与布局简直太合周羽的心意了。

一是离家近,跨过街面就到。

二是院子够大,前后三进,基础设施齐备,改建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以及时间。

另外,院子后面还有一块数亩大小的空地,正好圈起来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校场。

接下来,学馆便紧锣密鼓开始筹办。

学馆的名字周羽也已经拟定并亲自题字:文道学馆。

这下,登门来访的人就更多了。

不仅仅有城里的书生或是家长,也有城郊甚至是邻县的书生。

可惜,周羽并非来者不拒,而是定下了一条规矩:必须通过面试与考核方可入读。

说白了,他开设学馆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培育人才。

所以对于眼缘,以及学生的天赋、人品等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这一次,周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但凡他看不中的学生,谁来说情都不管用。

一旦看中了,哪怕对方家里很穷,他也愿意免去所有的费用,甚至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助。

其实,这种方式也算是一种常见的投资。

比如一些富人一旦看中了某个书生的潜力,便会资助其读书。

假如这个书生够争气,考中了举人甚至是进士,那必然会感恩回报。

这日上午,又有一个书生登门来访,想要入读学馆。

周羽刚一进厅堂,那书生便赶紧上前躬腰揖礼:“学生朱尔旦见过先生!”

朱尔旦?

这名字听起来咋就这么熟悉呢?

周羽再细细一打量,发现朱尔旦应该有二十五六岁了,在他招收的学生中算是年龄偏大的。

“嗯,不必拘礼……听口音你应该不是本县人氏?”

“回先生话,学生乃陵阳县人氏。”

陵阳县,距离郭北县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中间还隔着一个凤池县。

“嗯……那你是否成家?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回先生话,学生三年前成亲,家里尚有父亲健在,以及一个做杂活的丫鬟……”

问答了几句,周羽又让朱尔旦现场写了一篇短文。

总体来说,朱尔旦并不符合他的要求,脑瓜子稍微显得迟钝了一些。

不过周羽最终还是决定收下对方。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的名字叫朱尔旦。

其实,朱尔旦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完全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

他的家境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富之家,不然也不可能养得起丫鬟。

之前,他在陵阳县一间书院念书,因为替同窗打抱不平与书院的一个先生发生了争执。

那先生恼怒之下,竟然当着一众学生的面羞辱朱尔旦,说其愚笨如猪,别说考举人,这辈子连个秀才都不要指望考中。

朱尔旦在读书这方面的确愚钝了一点,记性也不太好,童生都考了好几次才勉强过关。

但他又不是傻子,如何受得这通羞辱?一怒之下便与先生扭打起来。

结果不用说,被书院给开除了。

回到家,娘子一听经过也气得直流泪,说要去书院讨个公道。

朱尔旦的父亲不想将事情闹大,正好之前无意中听人提起过周羽的名号,便让儿子去郭北县试一试。

其实,朱尔旦的父亲也知道儿子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但家里有这个条件,不让儿子念书难不成闲赋家中混吃等死?

所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儿子去碰碰运气。

要说这朱尔旦也是老实巴交,聊着聊着便将之前与书院先生发生冲突的事讲了一番……

周羽倒也不在意,拍了拍朱尔旦的肩道:“无妨,只要你足够勤奋,先生不敢保证别的,但可以保证让你中个秀才的功名。”

这点自信周羽还是有的,毕竟朱尔旦能中童生,多少也有点基础。

一听周羽所言,朱尔旦大喜过望,连连拱手:“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吉言。”

“行了,你先回家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学馆便可以入读了。”

“请先生受学生一拜!”

朱尔旦当即跪下来行了个磕礼。

之后,周羽陆陆续续挑选了三十余名学生,年龄最小的仅六岁,最大的一个三十多岁。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少年郎居多。

加上之前的九个学生,整个学馆便有四十余名学生了。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周羽另聘了两个先生协助授课。

一个是城里颇有才华的秀才,名叫林兴德,擅长诗、画、书法。

另一个是经同窗介绍来的一个外县秀才,名叫乔生。

周羽与其经过一番交谈,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不久后,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