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8 岁月的尘埃(1 / 2)

加入书签

接下去的几天,张晨不是在中国美院的图书馆,就是在自己湖畔油画馆的库房里,为接下来要拍的《画说》准备资料。

张晨知道,这个活自己推是推不了了,哪怕就是看在柳成年的面子上,也要帮柳青做好这档节目,也算是间接对柳成年的感谢吧。

何况,这也是张晨喜欢做的事情,把自己喜爱的油画,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它们走出这间库房,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张晨觉得很有意义。

这间库房是恒温的,一年四季几乎都是一样,哪管外面冬寒夏暑,张晨看着这一库房的画,都有些心疼它们,觉得它们在这里,都快变成娇滴滴的贵族了,而它们,本来不该是这样,它们应该沾满现实的烟火气,它们不该是僵死的,而应该是活泼泼的。

它们,特别是国立艺专的那批老先生们的画,诞生的时候,是在怎样的一个激情年代。

比如,这一次张晨挑出来的,朱德群的一幅静物写生,整个画面很简单,就是一张简陋的木头桌子,桌上一个倾倒的篮子,篮子里外,是十几个土豆,张晨觉得,这些土豆,画的比梵高的那些土豆还要厚重。

吴冠中先生那次到他们油画馆的时候,看到这幅画,他和张晨说,这是在湖南沅陵画的,他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天,他也画了一幅一样的画,他记得他们那天,有四五个同学一起,画了同样的这样一幅静物。

开始画的时候,桌上还有这十几个土豆,但等到他们画好的时候,其实桌上一个土豆也没有了。

“为什么?”张晨好奇了,问。

“被林文铮他们拿去,煮了吃了呀,那个时候,大家每天都吃不饱,这么多的土豆,哪里会放过它们。”吴冠中说,“最亏的是我们几个画画的,等我们画好过去,连土豆皮都没有了。”

吴冠中先生说完大笑,张晨也跟着笑了起来。

吴先生和张晨说,就是这个朱德群,我们一路走,一路宣传抗日,拿刷子沾石灰水,在墙上房子上写标语,这个朱德群,每次都喜欢把标语写到最高头……

张晨清清楚楚地记得,没错,吴先生说的不上最上面,而是最高头,江苏和安徽很多地方,都是把上面叫做高头,连傅雷先生在翻译《约翰·克里斯多夫》,张晨记得,他无意间也会用上“高头”,比如“柜子的高头”、“墙的最高头”等等。

张晨问吴先生,朱德群为什么要这么做,写到最上面?

“他个子高啊,朱德群有一米九十多,他说,日本人不都是日本矮子吗,写到高头,日本人就够不到,不能涂掉了。”吴先生说。

吴先生说到这里,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张晨似乎现在都还能听到他那种无拘无束的大笑。

张晨选了十幅画,这样就可以先做十集了,张晨围绕这十幅画,开始收集资料,要上中央电视台,他可不敢信口开河乱说,也不符合他的性格,既然已经答应了,张晨觉得,他就应该把这事做好。

他们库房里,和画作在一起的,还有很多老先生自己写的回忆文章,还有他们往来的书信。

张晨他们那个时候,收集这些作品时,那些被人冷落了一辈子的老先生们,很多真的是把他们这里当作了精神的寄托,不仅把自己的画送给或卖给了他们,还把自己文章的手迹,珍藏的老师同学间的信件,也都交给他们保管。

张晨一篇篇文章、一封封信读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浸淫在那时的氛围里。

张晨看着自己选出来的这十幅画,还真是每一幅都有故事,有蔡威廉的,有吴冠中自己挑选出来,送给他们油画馆的那两幅画,有吴大羽的,张晨一直认为吴大羽怎么赞美都不为过,他就是一个被低估的大师。

张晨挑选出的十幅画中,还有一幅颜文樑的,颜文樑和国立艺专没有关系,这一幅画本身,一如颜文樑其他的作品,秉持平实的风格,张晨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很有趣,说起来也有些酸楚。

颜文樑的风景画,有舞台布景的效果,很注重构图,月亮和太阳在他的画面中出现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张晨以前画布景的时候,参考过颜文樑的画。

颜文樑的这幅作品,不是风景,而是他的《厨房》系列画中的一幅,这一幅画,和颜文樑的其他六幅作品,张晨他们都是从颜文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和他一起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一位老先生家里买来的。

老先生俩夫妻当时住在一间平房里,十五六个平方的房间,就把卧室、客厅、厨房和吃饭间全部囊括在内,房子的地势很低,房间里很潮湿,有一股很重的霉味。

张晨清晰地记得,自己和姚芬走进老先生家里的时候,这幅画就挂在墙上,在煤油炉的上面,也没有装画框,就那么一块绷好的画布挂在那里,虽然签名都已经十分模糊,但张晨还是一眼就看出来,应该是颜文樑的作品。

张晨把这幅画从墙上取下来的时候,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油腻,张晨连用报纸把这画包起来都不敢,他怕报纸会被油沾在画上,清除不下来。

那天,姚芬拿着其他的画,张晨手里举着这一幅,他们就这样离开老先生的家,一直走到停在外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