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不饱和供应(1 / 2)

加入书签

一天三点六个亿的销售,加上前面两幢写字楼的出售,刘立杆和谭淑珍算了一下,整个杭城中心的成本,应该是已经回来了,第二天,他们又拿出了一层两千五百个平方,但价格已经破了万元大关,升到了一万零八百,结果被一个温州客人,一口气都买走了。

这两千五百平方卖完之后,剩下的楼层,刘立杆他们不卖了,这次开盘,等于是卖了两天,就草草结束,不管在现场还有那么多的人怎么起哄,刘立杆他们都坚持说,可以卖的房子已经卖完,不能卖了,反正房子又没有造好,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卖。

接下来的日子,刘立杆他们杭城中心的售楼处,除了一两个留守人员,每天负责接待来看房的人,向他们介绍楼盘的情况,给他们楼书,但当对方提出购买的意向时,就马上态度和蔼地和对方说,现在还没有房子卖,什么时候会再开盘,目前也不知道。

客气地让对方留下电话,允诺开盘的时候,提前通知他,这就完了。

应莺看看,自己在杭城,比在苏州更没有事情可做,提早回去了苏州,回到苏州发现,杭城中心的轰动效应,已经从杭城溢到了苏州,苏杭苏杭,这两个城市,命中注定就该是一体的,想不影响都不可能。

而当时杭城的房价,已经是全国瞩目,因为它跑得太快,快跑疯了,已经领跑全国的其他城市。

到了二ooo年,杭城商品房均价为5861.6元/平方米,远超过北京的4066.7元/平方米、上海的4553.8元/平方米,所以杭城房价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整个长三角地区敏感的神经。

应莺回到了苏州,就已经有苏州当地的媒体,在等着她了。

刘立杆和谭淑珍他们,之所以要对杭城中心的销售踩急刹车,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成本已经回来,这就和老万在上海浦东的“锦绣和园”一样,剩下的都是利润,心里不慌了。

还有就是,相关部门有人给刘立杆打了一个电话,和他说,过完春节,杭城准备举行首届的“房交会”,也就是商品房交易会,刘总,我们希望你们杭城中心,到时能在房交会领个头,千万不要到时无房可卖吆。

刘立杆明白了,这是让自己慢慢来,悠着点。

好吧,反正老子现在也不急,我也正有此意。

刘立杆顺着杆子,就滑了下来。

刘立杆踩刹车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孟平来了。

孟平带着香港老板到了杭城,有孟平的大厦在前面做参考,杭城中心裙楼的租赁,双方谈得很顺利,一顿饭的时间,就把大概的意向敲定了。

刘立杆这里,他和谭淑珍就可以做主,不需要再征求什么董事会的意见,香港老板那里,他可以做一大半的主,但仍需要通过一下董事会,但问题不大。

这样,双方就等着选择合适的时间,正式签协议。

裙楼的租赁也谈妥,对刘立杆和谭淑珍来说,等于是杭城中心的每一寸房子,都有了着落,心里可以笃定了。

按刘立杆原来的计划,杭城中心的最上面十层,是准备引进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到了这个时候,销售的形势这么好,也就没有必要了,而且,他们考察了国内当时的大楼,觉得这在写字楼里面的酒店,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

刘立杆他们决定,更改计划,最上面的十层,也改做是写字楼,对外销售。

吃完饭,把香港老板送到酒店,刘立杆和孟平、谭淑珍,回到张晨办公室的时候,坐下来再聊到杭城中心今天的销售状况,孟平马上就说,快停下来,杆子,不要再卖了。

“干嘛?”张晨问,他心里觉得奇怪,这房子卖得好好的,不就应该趁热打铁,迅速地回笼资金吗?

“me, me, look look me!”

孟平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就是现身说法,我那幢楼,当时就是太着急,卖得太快,结果呢,现在是天天看着钱在贬值,房子在增值,后悔都来不及,我那幢楼,要是慢慢***我再去开发一个新项目都划算。

“不卖的话,后面拿地和其他项目的开发资金从哪里来?”谭淑珍问。

“你们现在很缺钱?账上已经没有钱了?”孟平问。

谭淑珍摇了摇头:“那倒不至于,我就是觉得,没有现金储备,这心里有点慌。”

“一样的,你现在储备着房子,和你储备现金有什么区别?现在房子变现,不要太容易,你等到急需要钱的时候,再来卖房,或者把房子做个质押,要换钱也是几天的事吧?急着卖了,就是我的这个下场,天天看着钱在贬值,房子在增值。”

孟平说着叹了口气:“我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这地方政府,你们杭城这个柳成年,就是个人精,从第一个实行土地收储制度,他步步走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前列,他才是韩先生最好的学生,而不是你,杆子,你要向他学习。”

“学习什么?”刘立杆问。

“你想想,杭城是怎么干的,柳成年是怎么干的,就说去年,你们杭城出台了《杭城市市区房改房上市交易管理试行办法》,这个又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鼓励房改房上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