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鏖战于尘烟(1 / 2)
积石山一战后,这是李钦载所部与吐蕃军的第二次正面交战。
这是一场比较突然的遭遇战,没有事先的排兵布阵,也没有号角战鼓的助威。
两军斥候相遇,交手,彼此了解了对方的动向,然后,集结兵马,动手。
两千名将士手执三眼铳,列阵前方。
三眼铳是典型的火绳枪,它的每一发依靠点燃火绳引爆火药击发。
缺点是击发过程比较慢,每一发都需要点火。优点是每名将士可以连发三枪,然后迅速闪身,由第二排补位,继续连发三枪。
两千杆三眼铳齐发,杀伤力惊人。
李钦载曾经靠着六千三眼铳灭了一个国家,而眼前的三万吐蕃军,虽然声势比倭国的集结冲锋大得多,但唐军在敌人的千军万马中仍然能够压得住阵脚,对敌人毫不留情地收割性命。
当吐蕃军冲锋时,唐军稳稳地压在阵前一动不动,前阵一声声巨响,一阵阵白色的烟雾弥漫。
硝烟战火中,上万吐蕃军冲锋到一百步内时,伤亡越来越大,而军心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但吐蕃军并非毫无抵抗之力,一百步内也是他们弓箭的射程范围,于是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吐蕃军的漫天箭雨终于来临。
一轮齐射,黑压压的箭雨如同漫天黑云,笼罩住唐军。
仅仅一轮箭雨,唐军阵中便有数百人哀嚎倒下。
“补位!”孙从东瞋目裂眦大吼。
受伤的袍泽们被将士抬到后方,火铳手们一声不吭补上受伤袍泽的位置,在令旗的指挥下,继续击发三眼铳。
孙从东指挥火铳,宋金图则指挥骑兵。
见己方阵列已在敌军弓箭射程内,宋金图拔刀指天,喝道:“仗节死义,报国尽忠,大唐,万胜!”
“打旗!骑兵上!左右包抄中军,切割敌阵!”
黑色的令旗挥落,三千余骑兵策马而出,绕过中部正在冲锋的敌军,从左右侧翼朝吐蕃的中军穿插而去。
宋金图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汉子,在战场上却像一尊从天而降的杀神,凶悍地率领着将士们冲阵。
中军阵内,火铳手们伤亡了数百,但剩下的一千余人仍能压住阵脚,因为在吐蕃军的冲锋途中,火铳手们的一轮轮齐射,也给吐蕃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万马齐奔之时,一旦前排被射落马下,不仅下场很惨烈,而且整支冲锋队伍的冲锋速度都会慢下来。
无论是践踏前方袍泽的身躯,还是跃马跳过,都会严重影响战马奔驰的速度。
敌军慢下来,但唐军的三眼铳没有慢,仍然奋不顾身地冒着箭雨,一轮一轮地齐射。
双方你来我往,然而在这个时代,火器终归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双方的伤亡对比里就能清楚地看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试图阻挡它的,终将被碾落成泥。
吐蕃军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然而在离唐军前阵一百步时,当他们的冲锋速度因袍泽的落马而不得不放缓,更大的伤亡来临了。
唐军火铳手们如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阵地上,一步未退。
吐蕃军挥舞着弯刀,发出哇呀呀的怒吼,可一轮轮的火器弹丸仍然无情地穿透他们的身躯。
李钦载一直在后阵观战。
指挥战斗不是他的强项,他已果断将指挥权交给了孙从东和宋金图。
但他能看得出战场每一刻形势的变化。
见吐蕃军冲锋的势头越来越慢,甚至后方出现了掉头逃跑的迹象,李钦载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中阵稳了,这场遭遇战便吃不了大亏。
现在的重点是宋金图所部的骑兵冲锋。
放眼望去,宋金图率领的三千余骑兵已飞驰远去,从左右两侧绕过吐蕃的前阵,犹如两柄利剑,狠狠地刺入吐蕃的中军。
大唐立国至今,唐军无敌于天下,而唐军的无敌,最大的优势在于平原战,尤以骑兵剽悍勇猛,放眼如今的天下,能与唐军骑兵抗衡的邻国军队鲜有闻者。
唐军骑兵冲锋,靠的就是一股子勇猛劲,骑兵一旦发动,往往舍生忘死,敌军不溃,冲锋不休。
宋金图麾下的三千余骑兵本就是骁勇善战的大唐边军,无论作战经验还是那股子凶悍狠辣的气势,都比吐蕃军强多了。
随着宋金图的一马当先,骑兵将士分作左右两股,飞快插入吐蕃军的中阵。
乱军阵中,尘烟滚滚,宋金图和麾下将士很快融入漫天的尘烟中,再也不见身影。
李钦载远远地看着,心提了起来,不安地四下张望。
孙从东在指挥火铳手的同时,也在时刻观察着宋金图所部的动向,见三千余将士隐没于尘烟,孙从东也有点着急,放声喝道:“火铳手,进——!”
一千余火铳手终于向前迈步,每走几步,第一排便蹲下齐射两轮,然后继续前行。
李钦载正在着急时,突见鄯州城方向远远扬起一片黄尘,正飞快朝吐蕃中军扑来,心中不由一紧。
“阿四,快鸣金,命孙从东和宋金图回撤!”李钦载果断下令。
部曲们急忙鸣金吹号,本来正在进攻的孙从东一愣,但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