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解法 -(1 / 2)

加入书签

当年的大恒国,前期靠的就是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战斗力惊人,最后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不得不改募兵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梁萧先是提议,提高将士的待遇和俸禄,借此提升将士的训练和参军热情。

但仅凭这一点,依然无法彻底解决募兵制带来的弊端。

而萧清靠宝藏的黄金回购土地的话,就算依靠这么多农田重新启用府兵制,将来土地也会因为土地兼并而持续损失,重现前朝危机。.c

军人待遇提高,士兵参军的目的,就从保家卫国慢慢向赚钱转变。

在梁萧看来,宋朝就是前车之鉴。

当时的禁军,一年俸禄最高甚至能达到百贯,按照粮价折算的话,就是七万五千人民币!

空前绝后的高薪,导致了宋朝「三冗」之中最无解的「冗兵」。

募兵制的军饷是由中央下发,但士兵能拿到多少,却是直接管理军队的将军们说了算。

唐朝后期尾大不掉的「节度使」,就是募兵制的最直接受益者。

而且,募兵制还因为吏治败坏和军纪废弛,形成了吃空饷、吸血的现象,大量的士兵占着军籍,拿着俸禄,实际并不参战,纯属占着茅坑不拉屎。

最终导致号称有八十万军队的宋朝,面对六万南下的女真人,无力抵抗,名义上二十万驻军的东京汴梁,实际总兵力不到八万,真正能作战的禁军仅有三万左右。

就连女真人都一脸懵逼:「闻南朝有兵八十万,今在何处,今何不迎敌?」

女真人并不知道,宋朝名义上的兵力还不止八十万,但其中大部分人吃着空饷。后期如此腐败的北宋,不灭亡才是奇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梁萧深刻明白,大乾国如果不能改良军制,迟早步宋朝的后尘,毕竟宋朝时期世家门阀早就已经大不如前,甚至名存实亡,可是土地兼并的现象一点没变。

但大乾国还有底牌!

梁萧和影卫!

只效忠于天子,不怕得罪人的影卫,前往全国各地监督将领,可以随时夺取军权、控制将领和将领的家人,最大化确保本朝将领不敢拥兵自重,甚至发起叛乱。

像公孙业和吕毅,作为两地元帅,身边就有上百名伪装成家将的影卫,以保护之名,行监督之实。

对于两位忠君报国的元帅而言,问题不大,二人甚至主动要求监督,以绝政敌之口。

但对一部分地区的守将来说,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可以取下作乱者的人头。

负责监督各地守将的影卫接近十人,一旦发现守将有心贿赂自己,这些影卫就会立即上报朝廷,守将想要同时贿赂所有影卫,几乎没有可能。

此举,也给了梁萧和萧清提升将士待遇的底气,保留影卫的运作传统,维持募兵制。

同时,梁萧在军中推行新的军功制度,并结合淘汰制。

上阵贪生怕死的,予以通报,解除军籍和待遇,让真正敢打的人取而代之!

同时依靠报纸宣传大乾军魂,让军民都明白,军人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参军,不能只是为了钱。军人阵亡之后,国家还会大力抚恤他们的亲属,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多重措施结合,才造就了燕州守军空前绝后的战斗力,大乾铁卫、白袍兵、擎天卫尤为突出!

这也是吕毅对梁萧佩服到几乎五体投地的原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倒不是说会打仗的人一定没有惊世骇俗的功劳,梁萧就拿下了斩首十七万的大功。

而是说,真正优秀的统帅,往往在练兵和政治方面有清醒的认知,士兵还没参战的时候,就能训练出惊人的战斗力,要么不战而屈人之兵,要么战无不胜。

梁萧也在深刻践行这一点。

如唐初李靖,可比兵仙韩信,然而观李靖作战,味同嚼蜡,无聊透顶,因为李靖打仗就是战无不胜,简简单单,没什么悬念。

如三国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却被后世包括现代军事家一致承认,三国最具代表性的军事家,唯诸葛亮与曹操,连唐太宗李世民和战神卫国公李靖,都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推崇备至,李靖更以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基础,研究出名垂青史的六花阵。

原因就是诸葛亮军政一体,练兵能力惊人,还有八阵图、连弩、木牛流马等多种因素结合,就算北伐撤退,也不动摇国本,能够重新组织北伐,致使「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魏国永无宁日。司马懿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输了一场卤城之战以后,从此选择死守,靠寿命耗死诸葛亮。

梁萧和萧清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把能解决的问题陆续解决。

但摆在大乾国面前的军事问题,除了外患,还有西南地区和交州的军阀,这些军阀是在十年前大乾国贺兰山战败之后,意外形成的,东海独孤凌,在被梁萧斩杀之前,也已经在往军阀发展。

西川的西南、南部,也存在军阀,这些军阀是真正的尾大不掉,需要逐步解决。

目前大乾国局势稳定,这些军阀还不敢表露什么异心,一旦蛮荒成功入侵中原,天下大乱,后果可想而知。

这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