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杨方中稽首归降(1 / 2)
公孙瓒展开书信,只见信中写道:“……平东校尉刘备去岁末渡河南下,杳无音信,后从逃兵得知其于高唐尽改将军制度,私署将领,攻克漯阴,挥兵东下。楷本欲提兵讨之,因将军方于袁本初相持,大战在即,故暂且容忍。不意刘备乃奋其悍勇,大破黄巾于漯阴城下,追亡逐北,得据济南。今有接到最新战报,其破臧洪于于陵,生擒之。刘备必将崛起于河济之间,其势已不可阻挡。不如因而宥之,重申盟好,并力攻袁绍。楷愿让青州刺史于刘备,请将军决之!”
公孙瓒看完书信,脸色数变,默然良久,方叹道:“不意刘玄德竟能办此大事!”因召集帐下文武举行军议,介绍刘备破黄巾、擒臧洪情况,笑道:“吾久言吾弟玄德不凡,故遣其渡河南下,今果为吾言中,吾弟已据青州,威震天下。针对此事,诸君有何建议?”
武将如单经、邹丹、张吉、师恭,文臣如关靖、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皆嫉恨羡慕。当日刘备在公孙瓒军中时,因才干杰出,多立功劳,得到公孙瓒重视,引起诸将忌惮,除田楷外都曾反对公孙瓒提拔刘备。今见刘备自立,虽然嫉妒,但毕竟不再威胁自己的地位,又念起刘备慷慨大度、热忱好义的优点,况且他们也都明白刘备打开青州局面,总体而言对公孙瓒有利,于是顺从公孙瓒的口风,纷纷赞叹公孙瓒眼光独到、知人善任,建议与刘备结盟,共图袁绍。
公孙瓒非常满意,遂表任刘备为青州刺史,派使者前往济南与其结盟,并赠送一百匹上好战马;改任田楷为平虏中郎将,命与刘备守望相助,将平原、济南连成一体,共击袁谭,保护渤海侧翼。同时命令加紧备战,准备再攻冀州。
******
刘备破臧洪的消息传到徐州。陶谦一扫败于曹操、袁绍的阴影,大笑道:“刘玄德崛起青州,必为袁绍所忌。我徐州若与青州皆为兄弟之盟,并力西上,则兖、豫不难得也。”派使者前往济南,商讨缔结更为紧密之盟约,并命臧霸派兵护送一些粮食兵甲给刘备。
******
长安城。太师董卓一拍大腿,懊悔道:“早知刘备能击败臧洪,断袁绍一臂,孤何必惜一青州刺史!”刘备派张嗣前往长安,请求抚青州之民。董卓接见后,一听刘备出自公孙瓒手下,起了兴趣,又得知其刚击败济南黄巾,有兵数千,遂任命刘备为平东将军。在将张嗣打发回去后不久董卓就得到刘备破臧洪的消息,于是又派出一队使者,带着任命刘备为青州刺史的诏令前往济南。
******
刘备在招待臧洪的十余日里,已派关羽张飞等将整个齐国拿下。送走臧洪后,刘备再次集结大军万人,兵临临济城下。章屠、吴长眉慑于刘备军威,归于帐下。刘备将其军队收编,裁撤老弱,甄选精壮,共编为四曲,以章屠和吴长眉各统二曲。章屠和吴长眉复其本名章进和吴福。
乐安相杨适召集属下,哀叹道:“悔不该听从臧子源蛊惑,与刘玄德为难!如今大军压境,诸君有何计以退敌?”杨适年近五十,出身于弘农杨氏旁支,以治政闻名,自县丞、县令、主簿、功曹一路做到郡国相,精于政事,老于仕途,可惜不通军事。
乐安郡兵共计五千余人,人数不算少,但郡将文懦,郡兵皆以保命为先,勉强将只有一千余兵的赵器赶走,已是极限。境内蓼城海贼郭祖、利县海贼孙当、博昌豪强刘息以及高菀豪强王哲都不将杨适放在眼里。
众人听了杨适的话,都是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良久,长史高鸿道:“如今只有两策,其一为战,若国中上下一心,可坚守以待敌疲,然后率郡兵出击,击走刘备。这一策的关键是郡兵能战。不知赵司马有无信心?”王国之长史相当于郡之郡丞,是国相的副手。
赵基硬着头皮道:“信心自然是有,但刘备兵多,数倍于我军,下吏不敢保证必能守住。”他任军司马一职,负责协助国相掌郡兵。乐安国原无此职,黄巾乱起后方设之。
杨适看他这幅作态,就知道不能指望他了,心中顿时一凉。
高鸿道:“另外一策就是降了。如今,刘玄德已据济南、齐国两地,可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我军,此形胜也;刘玄德既破黄巾、并臧洪,士卒何止数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此军胜也;刘玄德礼贤下士,仁义温厚,青州豪杰皆归之,此人胜也。刘玄德有此三胜,我国非其敌明矣!若昧于形势,一味抗拒,大军一至,我等皆为俘虏自不必说,还将使百姓皆遭兵灾,生灵涂炭。今为百姓计,不如因而降之。以刘玄德之仁义,必将待杨公为上宾。既保此身,又救百姓,岂不两利?请杨公思之。”
杨适心中早有降意,听了高鸿这番话,正中下怀,立即道:“长史之言甚得吾心。吾为百姓而降,青史何能罪我哉?”遂命主簿范显写就降书,自己看过一遍,签字画押,派范显出城去见刘备。
坐中文武见杨适干脆利落地主持投降事宜,有些失落,但也都松了一口气。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二月二十五,乐安相杨适投降刘备。刘备收编乐安郡兵,继续以杨适为乐安相。命陈禄率两千兵屯乐安,以备海贼郭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