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真中风(2 / 2)

加入书签

肤顽麻、步履艰难、言语謇涩、骨节痛、喉中气急有痰。”

“2,形气虚者,风邪中络或经,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謇涩;或心清语謇、舌软无力。”

“3,形气实者,风邪中经,或左或右半身不听使唤,筋骨不能自主。”

“4,形气虚者,风邪中经,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筋急拘挛,言语謇涩。”

“5,风邪中经络之闭证!神昏不识人、四肢拘急、身体偏痛、无汗,是表邪固闭;若邪闭经络,汗不得出,气粗盛似喘。”

“6,风邪中脏腑之闭证,腹满、二便闭,神昏口噤不开,结痰喉间不下。”

“7,不论经络脏腑,中风热邪之人,六脉浮数,身热心烦者。处理后,祛风至宝丹服用,这个比较特别,是不易之专方。”

凌旭环顾了一周,发现只有个别人在发呆,其余都在写着东西。

不知道是在画圈圈诅咒他,还是在写笔记。反正潘婧嫙瞪大眼睛看着他。

我脸有东西?摸了摸自己那平平无奇的脸,没毛病,挺光滑的,所以这小妮子看什么?

“潘大小姐,你在看什么?我脸上又没钱。”

“我在等你的下文。不过我也在想,你是怎么学的?年纪比我小,又没读研。”

凌旭挠了挠脑袋,“可能,有那么一点点天赋,再加上病多了,就很容易上手了。理论懂了之后,就很好学。”

病多了?什么奇怪原因。不管了。“快点讲后面的啦。”

“嗯。”凌旭点了点头,没有理会其他人,继续讲着:

“后面的,不多。痰、火内攻的中风,轻者舌强难语、重者痰涌神昏。这类型的中风,往往最后死的不是中风,而是痰阻肺或经络。主要分两个,无汗表实与无汗里实。”

“风邪中脏,形气俱实,痰涎壅塞,神昏不能言语,口眼喎斜;形气满盛,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风寒痰中脏,寒气实,四肢逆冷、六脉沉浮、痰多气涌。”

凌旭停顿了一下,敲了敲桌子,“其实内发痰、火中风之病,必有先兆,神短忽忽、言语失常、上盛下虚、头眩脚软,还有一个就是常有的,舌苔必厚腻而黄。”

“第三个是肾亏肾虚型的。是肾虚不足以滋养肝木,肝风内动引起真中风。但也分肾阴与肾阳所致。”

听到这里,当裁判的潘书良也有了想法,“凌小友,滋养肝木不是肾阴肾水吗?怎么与肾阳也有关系?”

凌旭手掌一拍!先对着柯伟民嘲讽一番,“听到没,这才叫疑惑。”

“潘教授,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问一下你,脏腑之间沟通的物质,是什么形态。”

潘书良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按照中医来说,是气态。”

“没错!就是气态,只不过属性不同而已。要把浓稠的‘水气’,变成稀释的‘水气’转运到下一个地方。需要什么?”

“阳。”这字,并非潘书良所说,而是潘婧嫙。

“原来如此。阳气不足以化水气,积聚在下,阴阳俱损。小友好理解。”潘书良给了凌旭一个肯定。

凌旭抱拳回礼:“过奖过奖。”

于是凌旭接着说,“肾虚内夺,少阴不至,四肢冰冷而厥,舌瘖不能言,志乱神昏。是为‘风痱’。”

“亦有温热之邪入肾,大耗肾水,补充不及,且有无水润筋而痉厥。”

“第四,肝主藏血,热伤荣血而入肝,引动肝风。除了‘中风’症之外,或有狂乱痉厥,甚则角弓反张。”

“热在血、脉,血热妄行。一切中风脑压过高者,宜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先祛其温热,使血回脉内。”

“更有‘阴暑’潜伏,若再有风侵而成‘暑风’,发热、无汗、手足挛急。”

到这里,凌旭拍了拍手,“简单的,差不多就这些了。是不是很多都见过啊。又是不是,对应你们所说的‘中风’,一定会昏倒?不一定哦。”

“那么,回归我开始的问题,对应这个中风,是高压关系多,还是低压关系多。”

【作者题外话】:关于这四章内容,我翻了5本书,还有一些以往的笔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文写出来的。其中,还是由我师传授的知识较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