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类中风(1 / 2)
注:本章纯知识,故事剧情少,不喜可略过。
“首先,你说的那些名字,是一个大概括。若仔细发现,会有一些名对不上。其实并非对不上,而是你们学错了!古人对文字很看重,尤其在没有纸张或纸张昂贵的年代,更是惜字如金。”
地下嘈杂声一片,连市中医的领导都皱眉,学错了?怎么可能。
“真中风,名字是有叫偏枯。这个名字,偏就不解释了。但什么叫枯,第一反应就是枯萎。意思就是没有了滋养,导致萎缩、死亡等意思。我们人体也需要气血**等液体来滋养着维持着,确保人体正常运行。那为什么会没了滋养,要么有东西把营养液秏干了,要么有东西堵住道路了。伤秏液体,在中医上更多的只有风、火、燥。风吹水干,火蒸水耗,而燥本是**少的意思。”
“这样讲,很好理解吧。再说类中风!它的名字,就是叫‘尸厥’!型厥而气不厥也,他并非真中风,所以叫类中风。它同样是猝然倒地,不省人事,口鼻气息衰微或无气,状似死尸,可脉搏依然在跳;却很少口眼喎斜、便废不仁等症。连名字都不清楚,能看好的几率有多少呢?”
“所以!”凌旭突然面向郭成进,五指并拢指向他,“郭院长,我叫你一声李衡李院长,你敢答应吗?”
“???”郭成进一脸懵逼,关我什么事?怎么拿我做案例?
凌旭笑了一笑,接着回答:“类中,有八大类。分别是:食中、中秽、气中、虚中、寒中、暑中、火中、湿中。但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不限制于一种,可能寒夹湿、可湿夹秽,也可能三种。”
“而真中风,此病乃风中于经络脏腑,重者即今所说的脑血管病变。病之根由有四大类。”
“一:虚实招风;二:痰火内攻;三:肾亏水竭;四:热伤荣血。”
“首先我大概讲一下类中。”
“食中。简单地说就是撑‘死’,因食过饱,食物严重堵塞在胃,使胃气不通,又使肺气不畅、卫气不足,缺氧而昏厥。这个在古代,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在吃席或喜宴上想一顿吃多点,却被撑死了。现在人人都有饭吃,基本不会这么狂野。”
“中秽,即中恶。常见在秽浊之气、山岚瘴气重的地方。”
“气中,即极度恼怒,却强忍不发,气闭于内,身体承受不住而昏厥,俗称‘气晕、气死’。其人昏厥,脉沉,手足冷。”
“虚中,除了气闭似死,还可见面无血色,甚面如白纸。但分多种:1气虚者;2血虚者;3气血两虚;4房劳过度而昏冒;5尸厥气闭似死,脉细却有力,二便闭或痰结;6尸厥气闭似死,脉微细,大病后气血竭,或兼寒、或兼痰。”
“寒中,因寒气深入,阻断气血运作而昏厥,其人手足冰冷、发抖、或吐泻利。多见于常年积冷爆发、严冬或登高山受寒或突掉寒潭。但是!这又分三种。1寒中之人腹中拘急,牙关紧闭,口禁不语,或吐泻;2阴寒直中脏腑,指甲唇青,口吐涎沫,颤抖不已;3寒中入脏腑血脉,气凝血瘀,造成舌歪、或舌伸出口则颤抖,轻证者言语不清,甚者半身不遂,重者瘫痪不识人。”
讲完五个后,凌旭坐回了座位,喝了一口甘甜的农夫山泉。
怎么停下来了?要放弃了?众人面面相觑。
“凌小友,怎么停下来了?”看到小的们快按捺不住了,潘书良才代替问道。
“哦,口干,想喝一口茶。还有给他们一点时间消化,后面三个才是重点。”
……太欺负人了!竟然需要给时间我们消化!简直写不过来啊!十四人一起看着潘婧嫙,不愧是新星,竟然不为所动!肯定是都记住了,厉害啊!
似乎注意到众人的目光,潘婧嫙微微一笑。暗想着‘呼~还好我录音了。’
喝了两口,凌旭又站了起来。
“接下来,这三个就比较常见了。”
“暑中,即常说的‘中暑’。发于夏季,人在酷晒下昏厥,但手足冷,甚则全身皆冷,冷汗出。原因在于暑伤元气,热迫腠理开卫气出,但自身体不够健壮,调节不周,未能快速把胃气精化转变成卫外之气与元气。暑中时,切记勿碰寒凉,会让暑热深入致人于死。”
“在此,我们还会碰到一个‘中热’,在酷热下昏厥,但肌肤热,汗出,躯体手足不冷,气喘急。常常有人把中暑当做中热处理,常常致人死亡。中热与中暑的区别,在于‘卫气、元气’的伤耗,所以一个体热,一个体冷。处理方法也是截然不同。”
“夏季暑伤潜伏,过后发作,是为‘阴暑’,同有昏厥,汗不出而但热也。不可混淆。”
“火中,因受火毒外邪所伤,高热而致昏迷不醒,或情绪失控,五志之火内发,致心火暴盛、发斑狂语。常见的有大面积烫伤、或火毒攻心。”
“湿中,简单地说,就是湿邪超过了人的体能负荷,阻塞了经脉。湿从内生之病,皆因伤厚味、醇酒、生冷水物过节。湿在内,又久居体中,松筋软肉,经脉阻塞瘫痪无力。体内要排湿邪,必然生热加压。湿虽阴柔邪,但更能生热相合,湿热互结又成痰湿。”
说完后,凌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动作!直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