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凤阳失陷(2 / 3)

加入书签

伎,就要进行不法活动。

只是在争执、打斗之间,不小心引起了处处火星。此时可没有电灯,到了夜晚只能依靠油灯或者长乐军的那种蜡烛,再赶上今日到处都是花灯,连着到处都是彩纸、对联、灯谜等易燃物品,加剧了起火的可能性。

最后,按照历史巨大的惯性,这凤阳城中首先在春楼处起火,不多时便火势冲天。随后,在城中的各个地方都喊声大作,百姓们疯狂的跑上街头,要么避祸,要么就是农民军的先头部队,见到火起,便继续加把劲,让火势更大。哪儿哪儿都是人,哪儿哪儿都是火,整个凤阳城一时间陷入了一片混乱。农民军先头部队见到事有可为,便纷纷放下手中抢夺的财宝、牵着的牲口,迅速占领了城门、城楼等地,随后派出哨骑联络,颍州的大部队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凤阳。

这凤阳虽然正治地位极高,但是基础设施实在太差,城墙不过一丈,而且无险可守。凤阳城内还要标营三千,但混乱之下哪儿能迅速的起到有效的防御效果?又不是现代化通讯的时代,守将战死之后,凤阳城彻底交到了农民军手里。

好家伙,上天掉下来这么大一个馅饼,还不好好利用?农民军迅速的干了城破后侵略者所干的一切事情,也都忘了当初为何加入这农民军了。

在凤阳扮做货郎的影卫不敢怠慢,将这情况由白大先生亲自快马加鞭的传回青岛。只是范进一连几日忙于接收物资和接见属下,直到今日方才有机会见到范进。

范进见到后,并没有太过于吃惊,因为这早就在他脑子里记着。这大明的祖坟爱谁烧谁烧,跟范进一分钱关系没有。只是他知道此次崇祯帝的祖坟都让人烧了,震怒之下加大了对农民军的清剿,而这次清剿农民军也将他的结拜好大哥……曹文诏一并派出,在历史上,这曹将军就是在此次平叛过程中,殒命于农民军手里的。

范进早就做好的应急对策,他知道这白大先生武功了得,而且此时池重正好从倭国轮值回来,便立即派此二人按照他事先交代好的,继续跟进相关事宜。

在范进主动或是被动的参与

下,当前的历史已经有了些许改变。也不知此番千里驰援,是否能继续改变历史呢?

白大先生和池重是一条暗线,不可轻易告人。此刻距离凤阳被烧,应该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儿了,那件事应该还没发生,想到这里范进便放宽了心。但是这一次趁着凤阳事件,农民军接下来就要有更大的动作了。

几路农民军汇合于大明龙兴之地,烧杀劫掠之后,便相继撤退。范进必须咬住其中一支队伍,从而为长乐军获利。此番打劫高丽已经大大的超出了范进的想象,不说别的,光是银子就已经让范进的实力跃上一个台阶,更别说有了银子和物资之后,范进要继续发展的事业了。

只是这一次进击农民军比想象当中的还是仓促了些,高丽战场上胜利的果实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消化,贸然出兵定会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能再延缓两个月,最起码一个月,那时人员修整、补充完毕,军械军器完全到位,新式的鲁密铳和臼炮、弹药等也会积攒到一定数量,到时作战会更有优势。

但真的没有时间再去等待了!范进思考了片刻,觉得还是先暂缓半个月,安排好所获物资、银子的具体使用和领地内的各项安排,当一切走上正轨后,自己才能出发。这里尤其是建立基金会的事儿,更是不能马虎半点。

而且现在就算走的再快,等范进的人到达之后,时局已经糜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农民军撤退。不如依赖白大先生和池重的影卫,多派人手分几路跟踪,待自己一进入安徽地界便可以迅速的定点追寻。那大队的农民军沿路烧杀劫掠,肯定走不快。

只是这几路农民军,追击哪一路获利最大,才是值得商榷的。

范进打发走了白大先生后,便叫来付坤宏,将实情告知,便一同商量。

范进此时没有更多的人员可以参谋,好在这付坤宏也算是此中高手。范进按照记忆,说出了几路农民军的大致逃跑路线和追击后相应的所获:

第一个支伍,也是最大的一股,是由高迎祥和李自成等带领的,他们从凤阳进入河南,再从河南往密县去。最终进入了深山,一边舔舐伤口,一边利用此次打劫凤阳的所获壮大实力。二贼作战勇猛,而且诡计多端,力拼他俩没啥好处。

第二支队伍,由“扫地王”和老朋友“一阵风”带队,从凤阳出来直奔亳州,打下来之后便围攻归德。这走的是范进从河南来山东曾经的地方,范进不感兴

趣。而且这支农民军队伍围了归德将近仨月后,便和高迎祥他们在归德地区胜利会师,随后图谋西入潼关。范进一想到河南深入腹地,补给得来非常不易。过渡依赖补给的长乐军,如果后勤供应不上时,会是个什么状况?

而且要面对穷凶极恶的新旧闯王,范进实在觉得这买卖不划算。

最后一支,是由张献忠带头的队伍,虽然最后走遍了安徽各地,但是最后也去了河南,打算“八大王”重聚,再干票更大的。这三支队伍当中就属张献忠这一支,攻的最凶,从凤阳南下到庐州、安庆两府后,除庐江一城未下外,其余各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