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少年军官团(2 / 3)
虽然此时没有轮胎和橡胶,但是软木包铁的车轮,配合上这“板簧缓冲”装置,竟然也使得范进的四轮马车跑起来格外的平稳。此时官道也好,小道儿也好,基本上都是土路,而且没有得到良好修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改良之后,在马车上休息也真正成为了可能。
因为沿路上时间非常充裕,范进便把所有可以带上的少年,全都叫到了一起,一同出来。一方面是多些艰苦磨砺,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在自己面前,时时可以教育他们,节约时间。
这里面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在自己身边,每个少年的特点都将更好的了解到,为今后安排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作为铺垫。谁适合干后勤组织,谁适合上阵杀敌,谁更适合运筹帷幄,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在青岛这些少年地位非常超然,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如果让他们看到长乐军之所以会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全都是前线将士用血肉去拼的成果。
七月二十这天,范进见队伍通过几天的强行行军,已经到达京师的吴桥镇。便早早地宣布安营扎寨,今日早些休息。
长时间干一件事儿,人很容易疲沓,英勇无畏的长乐大兵们也无法逃避这一自然规律
。范进便将众义子叫到了自己的身边,注意调教。待少年们一个个脸上略显疲倦的到了范进的大帐时,范进逐一的看了过去,同时心里对他们此段时间的表现做了评判。
头脑聪颖的范学坐镇莒州,“建章院”的领导者,建章院不断的推进新制度和流程,范学也在快速成长,望着他沉稳的气势,根本不像一个仅有十几岁的少年。再看向其他人……
范有,执掌百业协会,长乐军的部分偏门行业也在他这里;范精,负责工匠协会,机床、武器的打造劳苦功高。范猛,负责物资协会,此次得到的锻炼最大,他虽然不及范学的灵气儿,但是论上沉稳干练,范猛尤为胜之。最关键的是,此人有情有义,极为重视和兄弟们的感情。他旁边是一个年少老成的小子,焦作范心,是范精的弟弟。这个十四岁的少年身子非常结实,此时在“少年军官团”第三队,任队长。别看年纪小,打起仗来勇猛异常,算是这些少年当中最为勇武的一个。
此刻只有最信赖的范孝留守老家,“未来学院”的范飞不适合出现外,范进此时提拔上来的义子们几乎到齐了。他逐一看着,各个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就是长乐军的未来。
范进此时教给他们的,已经不只是识字算学这写最基本的知识了。他让这些义子们沿途参与绘制地图,观察各处的风土人情和水文地貌。为将来马匹、货物等的运输作为保障。这些少年们接受新知识非常快,在范进的调教下,所有人也不问为啥要学这些,都态度恭敬的学将起来。
而范进有时不光教育文化,还会指点他们几招。这些少年之前由于吃不上饭,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但是到了长乐军军营后,各个都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成长着身躯。比如那个范心,小小年纪竟然长到了将近长乐制一米五左右的身高。
范进对于这个胆大心细的少年也是格外喜欢,相应的他所在的“少年军官团”第三小队,也总是遭到范进近卫队的“格外照顾”。不仅操训更加严格,就连平日的演练也都尽量还原“真实的战场场景”,欺负的这些小少年们个个哀声哉道
苦不堪言。
不过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这个少年军官团的第三小队,竟然是各项成绩都最为拔尖的。少年军官团此次只带了范心的第三小队,范进对范心的喜欢可见一斑。
除了调教这些少年,范进一旦闲下来,就尽量的回忆,随后尝试着回忆华夏大地上某个疯狂的年代,处处竖起小高炉时,那种土法炼钢的工艺和设备来。长乐军和青岛的发展,不可能一直依靠外购的铁料。
而目前的铁料参差不齐,强度不高,也无法打造更加优良的武器,必须考虑自己来炼铁了。目前的铁矿已经积累了一些,只是自己还没有能力去炼制。于是他便开始绘图,为了下一步科技发展做准备。这些图将来都会交给海边的未来学院,由范飞去考虑如何落实。
又过了几日,眼看着就到了居庸关下了,不能再往前走了。范进便下令驻扎,随后派出哨骑查看。
哨骑出发后不久,那少年军官团第三小队,便在范心的带领下,来到范进处请命。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到居庸关靠近京师的这一侧相对安全的地方,独立打探情报。
范进想了想,这里是更加靠近大明中枢的,谅那后金军队还没有胆肥到这个程度。而且野外生存训练也的确交给了他们,这些日后长乐军的军官们,富有冒险精神是好事,随即便点头答应了。
只是他见到这些少年们听到自己同意,兴高采烈的涌出大帐时,范进突然心头一跳,有了些许心悸的感觉,不知为何,范进想到了什么,但又无法及时的表达。
“等等……”这个念头虽然一闪而过让范进无法抓住,但范进还是叫住了这些少年。但是,到底刚才想到了什么呢?单派这些少年出去又有什么昭示呢?范进脑中有些混乱。最后他摇了摇头,对着面面相觑的少年门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