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1 / 2)

加入书签

<div id="tet_c">唱有歌词的歌,音准固然重要,但对于职业歌手来说,这是基本中的基本。

更重要的是咬字和语气,在哪个字上重,哪个字上轻,哪一句唱得圆润,哪一句唱得直白,这些就构成了所谓的「感情」。

无疑沙永亮在这方面还是合格的,音准方面的拿捏不仅精准,而且感情投入得很自然,乃至英文咬字的偶有缺憾也就变得不太重要了。

随后出场的是杨宗伟,他和纪晓君演唱的是两首中文歌《流浪记》和《馋》。

这首歌让观众们被感动到泣不成声,直逼人心的悲情演绎,惊到了很多人,也让人见识到了这位新人歌手情感至深的又一面。

他的演唱必定也会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也不能忽略因为阿黛尔带来的影响,毕竟一位新人歌手跟这样的国际级歌手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名气的差异。

接下来出场的程明就显得没有多少出彩之处了,而且她请来的嘉宾也没有多大的知名度,或许只有老观众才了解一些。

黄执忠的演出只能说中规中矩,因为他的华语发音是个重大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咬字不准的问题了。

姚蓓娜由于身份特殊,并没有邀请助唱嘉宾。

更由于没有成绩的影响,她演唱了刘清山为她「创作」的成名作《也许明天》,引来了全场的轰动效应。

但严格说来,这首歌还没有正式发行,只是她首张专辑里的主打歌,但一点也不影响带给观众们的震撼性。

所以说,她今天的演出,也有为她专辑做宣传的原因,不过专辑的发行还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等到这一期的正式播出后,才会对外宣布。

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意外,由于大牌明星的加持,沙永亮成功杀入成重围,再一次进入了七人名单。

当天下午的庆功会刘清山并没有参加,而是被请去了湘南卫视,因为今晚是琅琊榜的首映日。

当初竞拍首播权,在其他三大卫视领导层不太看好的前提下,被这家电视台捡了漏,不仅夺得了首播权,还争取到了让节目组主创站台的机会。

那三家之所以不看好这一部有刘清山、金溪善亲自加盟的,是因为剧中的年代背景和人物设定有极深的网文痕迹。

里面的年代设定有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影子是不假,但其他很多人物和官衙设定又有明清时期的借鉴。

比如历史上谢姓是东晋时期南方的豪族是不假,但故事里的宁国侯谢玉的这个称号,却是参照了《红楼梦》里面的宁国公。

再如,故事中的穆姓云南王,是参照云南丽江势力很强的土司沐王府背景设定的,穆正是沐的谐音。

《鹿鼎记》里有个沐王府郡主,这里也有个穆姓云南王府郡主。

还有,历史上的三省六部制度,是隋以后才有,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是没有的。

显然故事中的六部尚书,是参照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设定的。

至于悬镜司的设定,是参照了武侠中的六扇门。

总之故事是把不同时期或真实或虚构的历史揉合在了一起,也正是这一点受到了历史部门的很多老学究的批判。

为什么那些学者会得到剧本内容呢?自然是在报审期间被有心人泄露了出去,以至于引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文艺界辩论风波。

但最终还是编剧界少见地团结在一起,对这种无中生有的质疑声音提出了严重的抗议。

他们的理由其实很正当,《琅琊榜》是故事不是历史,整部剧讲大梁大通年间的故事,它用真实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

就像古代的四大名著一样,把虚假的人物放到真实的背景中,这样

的故事看得特别真实,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在三国演义就有好多人当历史看,但是剧中主要讲三个儿子争皇位,对应的是梁武帝萧衍的太子老三萧纲,侄子萧正德,湘东王萧绎,除了这个能粘一个边,其他的就完全不粘边了。

所以琅琊榜并没有真正的历史原型,缺乏历史考究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绝对的历史原型。

最后某个文化部的已退大佬给出了最终结论,架空朝代当然会参考个别乱世来建立世界观,但是和真实历史差别还挺大,但故事就是故事,绝不能让历史跟文艺作品上纲上线。

于是才有了这部剧的过审,但毫无疑问,围绕着剧本所产生的各种争议依旧存在着隐患可能,所以在剧集上线播放的竞拍中,那三家卫视只是象征性地举了一下牌,并没有给予刘清山肯定的支持。

这些事情发生时,刘清山还在香江拍摄《叶问》,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并没有放心里去,因为他对后世的发展有预知能力。

他甚至劝住了付老的直接干预,更没在一向跟他合作密切的申城卫视做游说工作。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种事无外乎赵家在背后兴风作浪,这是人家的阳谋,就等着他做出反应呢。

很多人不看好这个项目,也跟私人交情和合作关系没多大的关联,毕竟这部剧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