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电视台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这档音综的诞生,就是简简单单给歌手一个舞台,一个配备了顶尖管弦乐队的舞台,让歌手去现场发挥,让观众欣赏音乐的纯粹。

节目流程走的是明星加专业音乐人路线,老中青相结合,以流行音乐为主的各种流派类型相互杂陈,主体形式还是选秀式的歌唱pk。

它的价值在于,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相信歌手的本质在于唱好歌,而不在于驳杂的炒作、包装。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有情的歌声继续嘹亮,让歌手回归本色。

同时里面集结了歌坛的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向观众呈现了一场音乐盛宴。

所揭示出来的文化内涵,营销模式,和节目本身的创新性,还是很值得每一个媒体人思考与借鉴的。

从嘉宾选择再到歌曲选择都营造了全民观看的氛围,节目过程中悬念留给嘉宾,而观者享受到了洞察一切的权力。

摄制组采用多线叙事,齐头并进的手法,交叉剪辑,尤其是在别人演唱时及时穿对手的画面,这已经不是一场娱乐节目,而变成了一场心理战。

歌手被这节目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节目的互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嘉宾与观众的互动,而是嘉宾间的互动。

电视观众会在大部分时间里,享受着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直到最后投票揭晓,立场逆转被导演手机里的一条微短信折磨。

它的出现,不是音乐行业的突破,但却是电视综艺节目的一次突围。

这种突围首先来自前所未有的对音乐的尊重。

除了殿堂级的音乐设备和现场各种类型的音乐大师坐镇,节目中每一位歌手演唱时荧屏左下角的字幕,除了歌曲的原唱、词曲作者、编曲者,还有现场担任伴奏的乐手的名字,这个小小的细节撼动不少音综的固有认知。

突围还在于改变了歌手,通过这档节目,这样一种人生体验,将歌手内心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为音乐之梦拼搏的激情、韧性彻底「挖掘」出来并无限放大。

现场的音响、灯光以及制作则展现了电视节目目前制作的高标准和精细化,还杂糅了多种节目形式,有棚内演唱、全程真人秀、外景跟拍等等。

从表面上看,这种全景式真人秀的成功运用,都还只是这档节目理念创新的手段和外在体现,真正过人之处在于尊重音乐核心纯粹而表现手法极致。

因此,今后会很难被复制和跟随,更由于这些创新都是申请了做管理版权的,除非购买录制权限,否则只会是天下独此一家。

首期的录制,当然只有场内部分,之前的歌手接到邀请函以及出场的镜头,早在刘清山来到前就已经拍摄完成。

所以歌手们的出场方式,是以各自的成名曲来开场。

羽铨兄弟的《心似狂潮》,黄执忠的《海阔天空》,沙永亮的《飘》,黄芪的《等待》,尚文洁的《最终信仰》,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刘焕的《弯弯的月亮》,陆续登场。

几乎每一首都引来全场观众们的回忆杀,即便是很多工作人员,都有很多人是眼含热泪观看的整场。

这些镜头都被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下来,并且人们心里都清楚,只需要这份怀旧情结在,这档节目势必会大红大紫。

其中掺杂着羽铨兄弟蹩脚且生疏的主持风格,从观众们越来越明显的笑声里,再一次验证了如此设置的必要性。

随后就是歌手就位后的歌曲选择了,当然仍旧是采用的现场直播时的流程设计。

刘清山此时才首次出现,他的「主持风格」既儒雅淡定又铁面无私,把观众席上的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又笑料百出,相信将来的正式播出时的

观众同样有如此感受,但却又舍不得快进一秒。

这么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主持风格,既让人意外又格外的惊喜,因为他很是做作地使用了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播音员声音,脸上又配合有媒体人的沉稳与理性,并且在穿着打扮上洋溢着满满的青春感。

于是一个可以佩戴了一副平光眼镜的刘清山,化身为说话慢条斯理,擅长在宣布时吊人胃口的总导演,就此产生了。

而且经由他演绎出来的克制、儒雅,但是却暗暗较真,心有霸蛮,对所有细节他事必躬亲、严苛到斤斤计较的总导演形象,绝对会是这档音综除了演唱部分之外的最大看点。

甚至连他表演痕迹过重的笑点频出,使得歌手和「经纪人」屡屡出现笑场的情况,但整个拍摄过程一直没有中断,尽管很多观众和工作人员都险些笑岔了气。

金溪善当然不会出现在画面里,她是从第三期才会出现的补位歌手,可不能过早的暴露她的出现。

此时在导演室里,她正在倾听副台长侯太章的吐槽:「当初刘先生提出来这种一镜到底、电影级的水准、全真唱这些形式,其实是我们内地同行们从来没接触过的挑战,他提出来这种剧情设计时,我们内部的碰头会差点被这种新颖的设计逼疯了。」

金溪善捂着嘴笑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想一出是一出,也难怪贵台一直不敢把这档节目完全承办下来!」

实际上刘清山和雪域娱乐就指望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