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粮食】(1 / 2)

加入书签

不久之后,眠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如果不是每天都有近千名犯人在辛苦地开荒,战争就仿佛没发生过一般。

虽然,马哨的最终目标是让俘虏的阿拉帕霍人、夏延人、科曼奇人全都归附于眠熊,成为阿帕奇人,但眼下他并不打算对这些犯人太客气。

这些犯人目前每周需要工作七天,每天需要工作十四小时左右,基本可以用“797”来形容,薪水也很低,每天只有十美分。

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加恩惠和奖励。

比如为了鼓励犯人学阿帕奇语,他直接规定,阿帕奇语词汇量超过一百的人每天可以少工作两小时,超过三百的人工资翻倍,超过五百的人每周可以休假一天,实现996工作制。

词汇量超过一千的人可以减刑一年,能流畅朗读《灵谕》的人原地恢复自由——这基本上不可能,《灵谕》全文好歹也有几万字。

通过压榨犯人的劳动力,眠熊城的开荒速度像坐了火箭一样急剧上升,平均每天都能开垦出近两百亩农田。

马哨觉得,797工作制已经够狠了。

但事实上,很多犯人却觉得这相当宽容。

毕竟在他们的心理预期中,劳役就是奴役,而且是类似虐待取乐的那种奴役,结果没想到只是让他们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甚至还有钱拿——尽管他们对美元还没什么概念。

其实单就工作时间来说,797在此时的资本世界里不过是普通水平,对于一群犯人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战争过后的几天时间里,又有几个阿帕奇部落的援军相继抵达眠熊。

他们人数不多,支援时间更不及时,支援的诚意似乎也值得怀疑,但马哨还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包括奇里卡瓦部落在内,这些来自其他部落的援军在眠熊待了一段时间,随后准备回去。

临别之际,马哨举行篝火仪式,用美食和歌舞招待了他们,并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想法,当然是希望各部落都能加入眠熊,至少是住在眠熊。

“……诸位,你们应该多少知道我的想法,我希望组建一个‘阿帕奇部落’,将所有阿帕奇人联合起来,构成单一的部落。然后以阿帕奇人为核心,统合所有原住民部族。”

“在我看来,阿帕奇人与阿拉帕霍人或者任意两个原住民部族之间的矛盾根本不值一提,美国才是需要我们全力应付的敌人。”

橡木闻言,沉吟片刻:“美国确实比阿拉帕霍强大很多,但如果说需要所有原住民联合起来才能应付……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

“这绝不是言过其实。”马哨强调道,“美国大约有两千万人口,几乎是阿帕奇人的一千倍,所有原住民的四五十倍,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许多人头一次听到这么具体的数字,甚至是头一次听说这么具体的数量级,不禁问道:“两千万,还在快速增长?你是从哪知道的?”

马哨:“报纸,书籍。”

他又补充道:“欧洲,也就是白人的故乡,那里有一个地方正在面临大饥荒。因为这场大饥荒,越来越多的白人正在迁往美国,为这个国家注入新鲜血液。”

他说的自然是爱尔兰大饥荒。

就在几个月前,由于晚疫霉菌的出现,爱尔兰的马铃薯出现欠收,引发了大饥荒。

大饥荒最终将导致爱尔兰的人口在几年时间里锐减四分之一,其中一部分是饿死,一部分是外流,外流的人口大部分都会进入美国这个新兴移民国家。

这场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天灾是真菌,不必多说;但在饥荒期间,爱尔兰的地主们依旧在对外出口粮食,坐视大量平民饿死。

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也没有伸出援手,反而继续将粮食从爱尔兰运往英格兰。

不仅如此,英国甚至还阻止过他人的救助,比如当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宣布向爱尔兰农民捐助一万英镑时,维多利亚女王却要求其改捐一千英镑——因为她自己只捐了两千英镑。

对此时的英国人来说,爱尔兰本质上不过是众多殖民地中的一个而已,并不值得他们过多关注。

“美国的人口会持续增长,而原住民的人口则在持续缩减。”马哨继续说道,“几十年后,美国的人口就会达到所有原住民的一百倍以上……十个人要如何战胜一千个人?”

“特库姆塞曾组织过几千人与美国对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这对美国来说,根本不算是重大的战争。看看他们七十年前的独立战争,先后有几十万人投入战争。”

马哨:“我们必须尽快团结起来,趁中西部还没有多少白人,建立几座数万人规模的原住民城市。”

“……即便不说以后的事情,几个部落在眠熊城中联合起来,这也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我们将有一支千人规模的精锐军队,任何部族都不敢进犯,美国联邦政府也不会轻易招惹。”

橡木思考了一会:“也许你是对的,马哨,但我需要考虑一段时间,也需要问问族人的意见。”

马哨点头:“当然,我可以理解。事实上,眠熊城暂时也无法容纳这么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