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老范的计划(1 / 2)
归德堡算不上大寨子,只有三千兵马驻守,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独据两川中间,扼守咽喉,可现在竟然丢了。
归德堡丢了,西夏兵临洪德寨,日夜攻打甚急,消息传来,京城随之震动。
武英殿里老赵正跟参谋院的三个老头儿围着地图犯愁,这种事儿相公们不灵,或许他们也不屑于关心这种小事,三个老头儿虽然没独自领兵打过什么打仗,但基本的军中常识是懂的,这让老赵第一次看到了战争的真面貌。
仨老头儿终于得到了参谋院最大的红利,不是官职品阶,也不是俸禄封赏,而是跟皇帝证明自己有用的机会,跟皇帝亲近的机会。
老高在西北待过,对那一片还算熟悉,给老赵详细解释了环州的形式,听的老赵连连点头。
“环州危矣……范相不能留在那里,即刻传旨,令范相移驻延安府!”。
又盯着地图看了半天,老赵问道:“几位爱卿以为环州能守得住吗?”。
三人对视一眼,老曹低声道:“官家,据各处探子回报,此次贼人寇边的兵力就超过十三万之数,而环庆的边军加厢军弓手加一起,满打满算也才不到四万人,还分散在各地……”。
老赵明
白了,意思就是没什么希望,焦躁的转了几个圈子,恨声道:“元昊狡诈,狡诈!好歹也是一方枭雄,不宣而战,做事下作”。
他成功了,成功骗过了所有人,大宋还觉得自己应对不慢,结果援兵刚离京那边就已经动手了……
老石道:“官家,秦凤回报说有贼兵十万,声势浩大,绥德军说贼人挑衅,保安军说贼人势大……”。
千里长堤,处处示警,仿佛一夜之间西北到处都有贼人寇边,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傻子也知道,环庆是贼人的主攻方向,因为那十几万人已经进入大宋境内了,可你不敢调动别处兵马支援环庆,因为你不敢保证对面真的只是虚张声势,若冒然撤走兵马,贼人真的攻过来怎么办?
西北的兵马已经尽数调往边境,往里大多只剩一些厢兵和弓手在做样子,整个北方唯一有兵马调动的地方是京城,而京城远隔数千里,而是自从狄青带走一万兵马之后,绝不可能再调兵离京了,否则辽国一旦有异动,大宋危矣。
烦躁不安的转了半天,终究发现无计可施,老赵颓然坐下道:“计穷矣,只能靠志远了……”。
老曹安慰道:“官家不必忧虑,木帅
乃当世名帅,必能安稳西北”。
老赵问道:“志远走到哪了?”。
老曹道:“收到环州战报的时候已经到了京西路,木帅已经下令兼程行军,若能每日加倍行军,一个多月便可至庆州”。
老赵大惊,他现在已经不是纯小白了,基本的道理已经懂不少了,忙道:“胡闹!速去传旨,告诉志远,行军放缓,不可冒进!”。
经过最近的恶补,他已经懂了,战事越紧急,支援越不能急躁,兵书有云,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急行军会使军队疲惫,战斗力下降,而是会中敌人埋伏,导致三军主帅被擒。
京西路到环庆远隔一千多里,一路急行过去还有多少战力?以前青龙军剿匪也好,平叛也罢,当然能日行多少里,可那时面对的敌人只是土匪乱民,跟十几万西夏精锐能比吗?
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那里,地形不熟悉,敌人也不熟悉,疲惫不堪的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这还得了?
还有最重要的,木子带领的援军是朝廷短时间内能派出的唯一援兵,万一战事不利,再派出去援兵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那西北可就真的糜烂不可收拾了。
参谋院的信使连夜出发了,
老赵坐下来稍微缓了一下,又道:“志远当日曾料到有今日一战,曾说,此战凶险,却有大时机,可惜朝廷准备不足,若能晚个一两年就好了,禁军能编练个大概,朝廷也能积攒些钱粮,那时就能有十万精兵与贼决战,现在太急了……”。
老曹苦笑道:“我大宋军改,瞒不住天下人,他李元昊自然也知道,自然不会等着大宋从容布置”。
老赵点头叹道:“是啊,志远说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不过没关系,此次即使有小挫也无妨,西夏已近山穷水尽,这一仗打完,只要他讨不到大便宜,以后会更加衰弱,待大宋准备几年,定能一举平贼”。
三个老头一起行礼,“陛下圣明!”。
无论怎样,老赵作为皇帝,仍有敢战之心,这对所有武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越来越多的消息证明了西夏的衰弱,这是弱国的悲哀,无论元昊怎么努力都没法快速改变。
西夏可以耕种的土地太少,养育不了太多人口,又不能生产什么货物,元昊为了个皇帝的名号穷兵黩武四处征伐,消耗了大量国力。
当大宋关闭了所有榷场,西域之路变成一块死地,西夏的衰弱就不可避免了。
在
牛家村里木子说过,这一仗无论结果如何,宋夏之间都会攻守易位,这给了老赵莫大的信心,他第一次发现西夏并不可怕,木子说过,大宋有人有钱,用钱砸也能砸死西夏,用人耗也能把西夏人耗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