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弹劾与保护(1 / 2)

加入书签

收到狄青书信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木子看完信重重叹了口气,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狄青那张痛苦焦虑的脸。

他在信中多次重复一个词,为什么……

狄青不明白,自己为大宋出生入死,入朝为官一向谨慎,从不轻易开口,无论谁讥讽他,他都笑脸迎人,从来不辩解。

广南侬智高判乱,身为主帅亲自披挂上阵冲杀。编练禁军,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事无巨细亲历亲劳,无论谁求情都不敢徇私,兢兢业业唯恐有负陛下信任……

就算是这样,朝廷为什么还是容不下他?为什么还是不信任他?

提拔他为枢密使的时候他推辞过,老赵言辞恳切的告诉他,朕信任卿,狄青感动的痛哭流涕,发誓誓死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可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开始,弹劾他的奏章就没停过,他私下里找到老赵想辞官,老赵说国家大事自有法度,哪能朝令夕改无故罢黜大臣?爱卿安心便是。

狄青更加努力干活儿,也更加低调,他一直记得当初木子在驿站说过的话,二哥,你将来要做相公的……

他心里也不服,自己没犯错,做枢密使是出生入死换来的,凭什么

要辞官?我哪里做错了?

他天真的以为时间长了就好了,大人们习惯了他在朝堂就不会弹劾了,事实证明他错的离谱……

皇帝与大臣讨论可能发生的战事,他身为枢密使竟然被当众羞辱,而羞辱他的乃是当朝首相……

就在第二天,一个官职不高名气却很大的人上了一道奏折,指名道姓的请求皇帝罢掉狄青的官职,让他去当地方官去。

这位欧先生乃当朝名士,地位很高,笔杆子硬而且兄弟多,是位大牛。

欧先生的奏折先详细讲述了狄青的功劳,然后画风一转说道: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说的好听吧?我看狄青大头兵出身,做到了枢密使,虽然没犯什么错,但武人掌握这么大的权利可不是好事,所以皇帝你还是把他罢掉吧,让他滚出京城做个地方官,既能保他的小命,又给国家消除了祸患……

意思很直白,狄青有点小功劳,做枢密使绝对不行,武人做相公早晚得造反,必须严防

死守。

欧先生名气太大,老赵也不能再丢一边装傻,叫他过去给狄青求情,没想到欧先生风骨硬的很,根本不给他面子,直截了当的告诉他,狄青必须罢相,因为他是武人出身……

狄青身为相公不顾身份跑去找欧先生解释,咱真没想造反,咱也绝对不会造反。

欧先生问道,既然不想造反,干嘛不主动辞职贪恋权位?我也没说你一定造反,只是防微杜渐而已,这是保护你……

从入朝开始,狄青一直谨小慎微,不敢跟武将勋贵交往,怕落人口实,结果现在被围攻了连个帮着说话的都没有,憋疯了的狄青只能写信给他的木哥,向他倾诉自己的苦闷。

木子思虑许久,发现自己帮不上忙。

他连上奏折帮狄青辩解几句都不行,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俩关系好,若是上书狄青会更加被人弹劾,身为枢密使与牧民官私交甚厚,这是个大把柄。

这件事无解,老赵之所以提拔他做枢密使是有私心的,文臣成群结队的逮谁灭谁,经常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所以他提拔了狄青这个异类做个帮手。

结果可怜的狄青武人不亲近,文臣看不上,站在朝堂之上成了

炮灰……

以木子对老赵的了解,这小舅子兼妹夫兼岳父是个没主心骨的,文臣们没完没了的弹劾狄青,早晚他会动摇,而一旦他要放弃狄青,那狄青就别想再留在京城了,以他对狄青的了解,狄青会活活气死。

没办法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木子让格格代笔写信。

第一封是给狄青的回信,是一首诗。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第二封是给老赵的私信,也是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份是递给政事堂的奏折,木知州状告枢密使狄青,这厮在我家住了一年,临走的时候拐走了两个婢女做小妾,连彩礼都没给,还有更过分的,还偷走了我两个铜锅子一副躺椅,这事儿朝廷得管,让他把我家东西还给我。

第四封是写给曹家高家等勋贵的信,告诉他们,狄青不管跟你们亲近不亲近,毕竟是武人,你们天然就是一伙的,现在你们看热闹不帮他,以后你们被欺

负的时候谁帮你们?

格格写好书信打发人送走了,偎在他身边撒娇,让他唱歌听。

木子知道闺女这是怕自己心情不好,故意撒娇让自己开心,摇头示意自己没事,问道:“你可知道我这几封信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