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大志向(1 / 2)

加入书签

荀彧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惊讶,说道:“陛下不勒马南山,那么,如此多的军队,准备如何安顿呢?要知道军队的存在,虽说曾经替大秦扫荡了天下。”

“可实际上,对于大秦的稳定,也是存在极大影响的。”

“军队,是一柄双刃剑。”

“尤其在太平盛世,太多的军队,不仅消耗海量的粮食、兵饷,更是会影响到地方的稳定,影响到大秦的稳定。”

荀彧正色道:“所以臣认为,如今天下一统,是该马放南山,走精兵策略,不能一直维持如此多的兵力。臣愚钝之见,请陛下裁断。”

张绣说道:“文若,朕刚才说了,我们不裁撤士兵。大秦的兵锋,还要继续往前。这不是一举虚言,而是因为朕接下来,会兵发西域。”

“大秦的兵锋,会重新贯通丝绸之路,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甚至于扫荡西域。自大秦到西汉,领土一直在扩张。可到了东汉,却是不一样。”

“领土不曾再度扩张,实力也不曾再度增强。”

“如今,我大秦兵锋,要再度往西。”

张绣眼神锐利,沉声道:“今日的大秦,不是我最满意的。大秦,还会愈发的强大,所下辖的地方,还会越来越广阔。朕希望的大秦,是日头升起之地,到日头落下之地

,尽皆为我大秦的疆土,真正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境地。”

嘶!

荀彧闻言,倒吸了口凉气。

好吓人!

他没有想到,张绣竟是有如此大的抱负,竟是要超越秦汉。换句话说,张绣的志向,至少是超越秦皇汉武,要把大秦的实力,扩张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荀彧在这一刻,忽然间,一下想到了荀攸。

或许,荀攸早就预料到了。

荀攸知晓张绣的志向,知道张绣有极强的扩张心思,所以让他来劝谏。与此同时,却是要借此机会,让荀彧看清楚张绣的为人。

荀彧好半响后,才恢复了平静,他正色道:“陛下,战争就是烧钱的。遥想汉武帝时,有文景两代帝王积攒的家底,可汉武帝连年征战,虽说打出了汉家的威风,奠定了汉家数百年的基业。但实际上,却也是民生凋零,百姓日子极为艰难。”

“打仗,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不是易事。”

“每一战,都会消耗无数的钱财和粮食,也会消耗无数人的性命。即便是如今的大秦,底子厚实,但也经不起多少折腾的。”

荀彧道:“所以这大秦,最好还是熄了兵戈,马放南山。”

这是荀彧的观点。

他虽说曾经是曹操的人,曾是曹魏的臣子,但如今的荀彧,已经是

归顺了张绣。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荀彧秉承在其位谋其政的观点,希望大秦能维持太平,不要再陷入战火。

一旦再陷入战火,对万民不利。

因为最终受影响的是百姓。

张绣身子微微前倾,嘴角挂着笑容,便道:“文若啊,历朝历代的战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打仗就消耗钱财和粮食。”

“可实际上,这是方式不对。”

“打仗,不是单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有所谋利,而是为了有所收获。”

“这才是开启战端的缘由。”

张绣说道:“实际上,攻打乌桓的一战,我大秦不仅拿下了乌桓人的疆土,也赚钱无数。因为得了俘虏,便等于得了钱财。这一战所消耗的钱财和粮食,却是绰绰有余的赚了回来。”

“再说我国之战。”

“若非这一战,需要震慑倭国百姓,朕也不会屠戮倭国的士兵。有了这一批俘虏,实际上这一战,一样是不仅能开疆拓土,也能够赚取无数的钱财。”

张绣正色道:“如此一来,一场一场的战事,不会消耗大秦的力量,相反,会增加大秦的战斗力,会使得大秦愈发强横。”

荀彧听得有些目瞪口呆。

张绣的话,匪夷所思。

没想到张绣堂堂一国的君王,竟是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着实

令人震惊。

这也冲击着荀彧的观念。

荀彧正色道:“陛下啊,如此行径,和强盗无异。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大秦势必会被人冠上虎狼之国的称呼,甚至,每一场战事都师出无名,都是如强盗一般,令人不齿。”

张绣说道:“荀彧,如果大秦被冠以虎狼之国的称呼,朕不介意。只要我大秦,不遭到屠戮,不遭到侵犯,百姓安居乐,被冠以虎狼之国,又有什么影响呢?”

荀彧听到后,瞳孔一缩。

他仿佛是第一次见到了张绣,仿佛重新见识了张绣。

因为张绣此人,是彻头彻尾的以利益说话,完全不讲究道德礼法,不受世俗的约束。这样的一个帝王,所做出来的事情,自是不同于正常的一国君主。

张绣继续道:“事实上,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友邦,哪有什么温情,只有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利益相同,则犹如捆绑在一起。利益不同,则是犹如仇寇一般。”

“所以,即便是师出无名,也没有什么影响。”

“就算被人骂做抢到,我也不在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