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后宫之争,就是朝堂之争(1 / 2)

加入书签

下朝后,百官陆续走出奉先殿。

许多官员凑成一堆,窃窃私语,议论皇上今天的态度。

杨少湖和李长山走在一起,感叹道:“皇上今天换工部尚书,日后就会换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像蚕吃桑叶一样,把六部尚书全部换一遍。”

“哎,皇帝觉醒了,要掌权了,我们这些老骨头,迟早有一天会被无情抛弃。”

“这是铁律,无人可挡……”

李长山面如寒铁,阴恻恻说:“谁换谁,还不一定呢。”

杨少湖闻言,神色一紧,心中怦然狂跳。

这家伙,好大的野心!

杨少湖甚至还在琢磨,自己是抱紧他的大腿,等他夺权成功,自己混个好位置,还是自己单干?

且不提李杨二人各怀鬼胎,下朝后,首辅张叔夜也不舒服,认为皇上的手伸得太长,影响了朝堂秩序,但又没办法说服他。

于是,他进宫向宋太后告状,请太后出面,制止皇上的为所欲为。

宋太后是楚律的母后,年逾四十,风韵犹存,可知她年轻时也是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

宋太后手腕不俗,对朝堂上的事情,有独到的见解。

不然,她怎么能入先皇的法眼,被封为皇后?

先皇去世后,把朝政交给

四名内阁大臣,辅佐楚律执政。

四大辅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习惯性向宋太后请教,慢慢地,她就掌握了一部分权力。

虽然宋太后没有过垂帘听政,但在朝堂上,她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楚律。

见张叔夜前来,宋太后知道他遇到了难题,便让他坐下,命令宫女上茶水和点心。

宋太后满面春风,笑道:“首辅脸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越来越年轻了。”

“托太后的洪福。”张叔夜客气道,“在下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宋太后很满意他的顺杆爬,温和道:“朝政上的事,首辅多费心了。”

“费心倒没什么……”张叔夜沮丧着老脸,大诉苦水,“怕就怕费心也落不到好啊。”

宋太后听出了话外音,引导着问:“以首辅的能力,还有处理不了的事情?不妨说给哀家听听,怎么个费心不落好?”

有了太后的话,张叔夜像得了圣旨,顿时理直气壮。

他把皇上提拔郭令机说了一通,又说皇上调查路管英贪污,撤职之事。

讲完,他痛心疾首道:“官员犯法,应该交给刑部或者内阁处理,可皇上只是让锦衣卫审讯一遍,便在朝堂宣布,免去路管英的一切职务,抄没家产

……这是一杆子捅到底,完全不信我们内阁啊!”

“锦衣卫是什么办案风格,太后还不知道吗?多少官员活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最终人不人鬼不鬼的屈打成招,酿造冤案?”

“皇上宁愿相信锦衣卫,也不相信内阁和六部,开了这么一个坏头,导致朝堂上乌烟瘴气!”

“先皇把朝政交给臣处理,臣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恐怕哪里处理不当,留下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可是,皇上甩开内阁,甩开臣,让臣的心碎成了八瓣……请太后为臣做主啊!”

张叔夜坐在椅子上掩面痛哭,比亲爹亲妈死了还伤心。

宋太后听完,脸色微变,眼神阴沉。

“首辅受委屈了,还请忍住悲伤。”宋太后威严道,“皇上还年轻,不懂政事,所以才会任意妄为。”

“哀家保证,一定替你作主,让皇上把权力还给内阁,回归朝堂秩序。”

张叔夜闻言,心中大喜。

果然,太后还是向着内阁,向着自己的。

“太后,臣还担心皇上想要亲政。他今天换一个尚书,明天换一个侍郎。要不了多久,朝堂就会被他全换一遍。”

“皇上想亲政,这本是好事,臣举双手赞成。”

“可是,

大楚如今内忧外患,各种琐碎杂事乱如牛毛,皇上凭一己之力,就是累到吐血也无法处理完啊。”

“所以,臣斗胆建议,请皇上还政内阁,与内阁共治天下,延绵大楚国祚!”

宋太后的眼角抽搐了几下。

张叔夜所言极是,这才是老成谋国之举。

虽然他有要权的嫌疑,但,要权不是夺权,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而且,从宋太后掌握的情况看,张叔夜忠心耿耿,对大楚从无二心,只要他忠诚谋国,给他权力又能如何?

“朝堂上的事情,还请首辅多担待一些。”

宋太后语重心长道:“我和皇帝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加之皇上年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你的鼎力帮助。”

“你尽管放心去做吧,出了事情,哀家替你担着。”

这些话,令张叔夜十分感动。

还是太后体恤人啊,皇上要有太后的一半好,他也不至于如此为难。

张叔夜赶忙跪下,连连叩首:“为了大楚,纵使老臣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好了,这里不是朝堂,不要讲究那些臭规矩了。”

宋太后见他表明心迹,内心欢喜,免了他下跪。

随后,宋太后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