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兵法之用(1 / 4)
第一百三十三章兵法之用
紫禁城皇宫御花园,议事的桌椅还是摆着浴火飞莺的前面,王穿此次来已是轻车熟路了,可他却也依然还是坐在最外面,但至少这一次是有坐位的了,比之第一次来被押在地上,这已是可以算是位居高位了。
虽然是最外面,也就是依着官职最小的,但今日来朝的除了五位王爷之外,就是内阁首辅大臣黄立极,史部尚书赵南星,兵部尚书李延宗,户部尚书郭允厚,礼部尚书王永光,刑部尚书薜贞,都御史周应秋,工部侍郞薜凤翔,崔呈秀,大理寺卿潘文。
如此级别,已是真正的大明天启最重要的权力机构了,能与这些人同处一堂,于王穿而言也是无尚荣耀。
当然他依旧还是一副病得半死不活之样,毕竟此时虽然装死的事已办妥,可结论自然还要皇上朱由校来定,并非王穿可以决定的。
而且今日除了一众朝臣之外,竟然还有一位特殊之人,此人就是承恩寺的妙相神僧。
左右两排当首的坐着的分别是信王与妙相,其后才是四位老王爷,由此可见此两人的身份远超其它人。
而朱由校依然与平时一样,一直在鼓捣着他的浴火飞莺。
原本一般这种小朝会都在乾清宫进行,但乾清宫倒塌了之后,朱由校把小朝会搬来御花园,既清凉又方便,而且还省事。
大明朝的皇帝说奇,朱由校其实还算不上,他的那位祖父万历帝才是真的奇人,二十多年不上朝,凭着六部内阁制自行流转,硬是把大明朝治管平顺多年。
虽然后世一些史书说万历帝其实是因为有腿疾不愿在群臣面前暴露,所以才不上朝的,可换一种想法,其实万历帝才是把中国道家无为做到了极致一个皇帝。
无为而治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选用信任的朝臣,让权力机构自行运转,天下事当交与天下人来管才是归宿。
好在万历帝在位时有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及大太监冯保,两人都是贤臣,一内一外把大明朝政打点得顺风顺水。
只是到了天启帝的时候,魏忠贤与东林党人闹得不得安宁,朱由校想学他的先祖却是学不来了,而且此时的内阁首辅已经是换了几任了,怕是连史书都记载不清楚了。
此时朱由校洗了洗手,脸上透着十分的荣光直接就走了过来,看了看大明朝的一众重臣,心里也是极为满意。
“诸位也不必行礼了,刚才来时你们都行过了,现在就都说说国事吧。”
朱由校坐定之后,魏忠贤递过了手巾,而一边的王体乾已递过了茶水。
朱由校此时擦了擦再看了看黄立极,脸上也是透过一丝失望。
若说朝中大小事宜一般都会由内阁来把关,可自张居正大权在握之后,朝中的权力也分散开来,到了天启朱由校的时候,实在是没有人能承内阁首辅之能,几乎每年都会换内阁首辅,可没有人能让朱由校满意。
立黄立极为首辅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所以黄立极其它也只是一个空壳之身,朱由校也是十分清楚。
“李尚书,还是由你来说一说兵部之事,这几日有没有宁远那么的消息?”
朱由校见无人说话,不得不自己问了起来,但至少还是分得清轻生缓急的。
宁远一直与后金对恃,关乎大明存亡,而且倭国若是从朝鲜登陆,最后攻入大明朝也只会从宁远而来,毕竟大明水师的强大也非是一日就会衰落的,倭人断然不敢从海上来犯,所以宁远边关成了大明朝的外患的重中之重。
而大爆炸又影响了宁远守军红衣大炮弹药的供应,所以对于朱由校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此事。
“回皇上,宁远昨夜发来一封六百里呈报,是右者御史辽东巡抚袁崇焕亲笔手书,说近日后金努尔哈赤调集十万大军此时已渡过辽河,向我山海关奔来,想必三月之后边关必然会再起风云,袁将军的意思是誓守卫宁远边关,其二也是在催促红衣大炮的弹药。
此事已呈内阁呈阅。”
李延宗说得十分小心,想来也是怕得罪于朱由校,选着重要的事来说,若说后金大军来犯,此事做为主帅的袁崇焕自然也会下分着急,而红衣大炮是远攻利器,对于守护边关来说可以说是十分重要,此时弹药紧缺之际自然会有些情绪。
朱由校一听,看了看黄立极,却也无话可说,如此紧急之事却并不汇报,也是让朱由校更加失望。
“魏爱卿,自大爆炸之后朕就着你派人前往全国各地火药厂督办此事,不知现在红衣大焰的弹药准备得如何,可不可以送往宁远?”
魏忠贤此时一听也是小步的走到朱由校前跪下行礼道:“回皇上,老奴在大爆炸之后已派刘应坤及纪用前往督办火药事宜,应该不久就会前往宁远大营,只是火衣大炮弹药损失过半,其它药厂仓促制作,若与后金开战,必然难与保障供应,此事还需周详谋虑,把钢用在刀刃之上。
另外据宁东经略府传来消息,袁大帅与大将军满桂不和欲图把满桂将军调往它处,而经略王之臣却又想留住满桂,所以三人之间难与调和,此事还要请圣上裁决。”
魏忠贤比其它人回复得更周全,这也是他能得朱由校信任的原因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