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我真的不想当老常啊(2 / 2)

加入书签

已经耳熟能详的曲调立刻回荡在乱糟糟的街道建筑里。

迅速填满了每个空隙。

也填满了每个内心的空虚。

难以置信的表情,浮现在每张脸上。

揉揉眼睛,真的是荆小强?

走近些,再走近些……

陈薇羽和大学生们一起,满怀激动的看向周围。

这是她演了多少集电视剧都没能感受到的表演战栗。

被无数人拥戴的感觉。

路口迅速被填满,可没人嘈杂,没人喧哗,都使劲伸长脖子踮起脚看着那个站在中央的年轻人。

听他带着沙哑低沉的歌声……

一曲唱罢,掌声如潮水般朝四面八方扩散!

再来《遇见》,周围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大学生们需要去维护秩序。

所以荆小强被一支乐队换下来,他在上百号人的簇拥下迅速离开,换下一个地方……

真正的唱一首歌换一个地方,然后留下一支支还显得挺稚嫩的乐队。

这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那些曾经以为的暴躁、愤怒多么可笑了。

站在真正的底层面前,他们的矫情、做作都显得那么苍白。

看着那些好奇、意外又莫名其妙的眼神。

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歌声才是最好的交流。

就像荆小强反复提到过的那样,温情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抚慰。

放下一点暴躁,放下一些戾气,用温柔的歌声传递最坚强的力量。

路边的街心花园,建筑工地的大空地,新修的封闭断头路,甚至干脆就是厂房门口,工业园区小广场上。

十多个人一个小组,被荆小强一支支的留下来。

一到两小时的歌声,传遍了这片原本的文化荒漠。

闻讯赶来的报社、电视台、电台到处找寻荆小强,却完全摸不到他的身影,只拍下一个个大学生深情演绎的场面。

这个场面太让人震撼了。

八十年代还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深入到鹏圳特区的厂区街道,演唱的样子,就像当年长征路上那些路边加油鼓劲的宣传队!

他们的带头人,当然就是那个响当当的文艺兵,荆小强!

各种官样文章,就像雪片一样飞向各级部门。

荆小强自己没想跟官方联动起来。

可他这种做法,还不够青年劳模带头示范作用的啊。

他去送陈薇羽回hk了。

荆小强也不住酒店,当晚就跟大学生们同吃同住。

陈薇羽赶回hk,则是连夜找人买了一批吉他、贝斯以及配套的扩音器、麦克风。

不需要太贵,声音大就行。

保证各个小组都有得用,完了以后还能当成纪念品礼物送给成员们带回去。

那些房产不是收了十多二十万港币的租金吗,正好拿来买这个。

陈薇羽的司机第二天送过来时候,本来在过关时还有点卡住,量太大。

报了荆小强的名字,这已经在鹏圳各种媒体上大张旗鼓出现的活动,立刻就让放行了。

你这鹏圳连乐器都没得卖,就是个纯粹的生产大工地。

白天大家在鹏圳大学的礼堂练习切磋,晚上六点过分散出行,荆小强包了辆“水货”丰田面包车,分别把一堆堆人送到各个片区,他最后再到各个组去露面唱一两首。

不断有人抵达,不断扩大队伍,十多二十人一组,分成四五十个队都没问题!

荆小强本来承担的是伙食费,市里面很快得知消息来把伙食费承担了。

等到从平京、蓉都等地的队伍赶过来,巨大的“全国高校摇滚音乐社”滚旗挂在礼堂。

荆小强身边可以调动的人越来越多,每个组有了统一的滚社t恤,棒球帽,旗帜。

有人开始编队、分组,协调各个表演点的成效,制定表演曲目,不同地方不停轮换。

开始考察更多区域更多表演点,怎么分布更合理,甚至还接到了有些厂区、工业园区、街道社区的邀请。

滚社管理组开始每天集中开个会,探讨得失。

按照荆小强的意思,滚社每年夏天到鹏圳展开文化推广活动,那就要形成固定规模,明年后年有自己的办公室,这样也能形成类似夏令营的社会实践。

这里未来就是滚社的黄埔军校!

荆小强内心只想说,老子才走第一步,你们把天底下的江山都打下来了。

海书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