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韩泼五的迷惘(1 / 2)
赵桓说赵构对力量一无所知,绝不是一句虚言。
神武右军主力抵达以后,就对南京彻底形成了压倒之势。王师对南京形成了重重包围,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南京四壁有十座城门,其中东壁、西壁是各三座,比南壁、北壁多一座水门。
但水门如今早已被封闭,一同被阻断的还有汴河水运。
南京城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漕运根本运不进粮食去。
而这座城内却有着十余万百姓,十余万叛军,合计近三十万人。
不用王师进攻,仅粮耗就能迅速拖垮叛军。
东京皇家内库储存了天下泰半的财富,供应内城一个多月就几乎消耗一空,朝廷不惜一切代价,将首席名将安排到了淮南,就为了迅速打通漕运。
南京可没有东京的优渥,能支撑的时间更加有限。
困守孤城是死路一条, 南京的军队必须果断出击,哪怕至少打开某一处城门的缺口,取得对南方的联系。
其一能够获得粮草补给,其二能联络南方的义军,一同反抗暴君赵桓。
南京城有十几万军队,可以重兵攻击某一座城门。而神武右军却只有万余人,既要攻城,又要分兵把守每一座城门。每座城门前的兵力不会太多,甚至不会超过千人。
当然了,考虑到王贵带着千余人,把南京禁军五万人打的溃不成军。
赵构还是非常严肃的对待这次出战,严选精锐,用以勐将。以精兵强将,主动进攻,占据战场主动权, 这一战胜率极大。
围城两天后, 赵构终于在一众士大夫们的辅佐下, 成功选出了出战人选。
出战精兵只有六千余人, 死士五百人。这规模并不庞大,与南京十几万步骑的总规模相比,略等于九牛一毛。
但这支军队,几乎堪称叛军的嵴梁。就是他们在支撑着叛军虚浮的架构,这些敢战精兵覆灭,剩下十几万人都是待宰羔羊。区区几百铁骑,就能打的他们土崩瓦解。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若这支部队能奋命死战,六千余人的规模便绰绰有余,他们是朝廷守军的五倍有余,足以击溃敌军,打开缺口。
若是他们不能力战,就算调动三万人过来,也是臃肿虚浮,一触即溃。
统帅这支精兵的将领,正是南京第一勐将韩世忠。
之所以选择韩世忠,是因为范讷麾下最声名卓着的都统制王渊因为反对另立新君, 已经被软禁。范讷担忧杀了他会使将士悲愤, 群起作乱, 便未行杀戮。
而王渊常督韩世忠、杨进等将领抵御金人,韩世忠的勇名在军中业有所流传。
赵构听闻韩世忠往日种种神人级别的战功后,大为惊叹,不但让他取代王渊作都统制,还封他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威胜军承宣使。
在出战之前,赵构亲自设酒宴为韩世忠践行,说道:“朕曾听闻过韩卿种种过往,虽古之名将何以加?”
“然而东京朝廷昏聩,有功不赏,腐败黑暗,致使勇士受冤,二十年依旧未建节称制。”
听着赵构对大宋的数落,韩世忠脸色晦暗。虽知这是这位“官家”的挑拨之言,韩世忠还是忍不住心酸苦涩,二十年啊,自己蹉跎了二十多年!
回想过往一生,自己家道赤贫,自幼就与本地泼皮无赖厮混。因为无法无天,又天生神力,被人戏称为韩泼五。
十几岁时,自己在延安府作泼皮,当时自己嗜酒尚气,赤贫浪荡,行为不检。一位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说自己能位至三公。这让自己觉得受到了戏弄,便给算命先生一顿好拳。
命运并没有在这里有任何改变,直到二十六岁,自己从军八年,依旧是军中名不见经传的一名小官。
但这一年自己单骑突入西夏军军中,孤身一人斩杀了西夏的监军驸马,引发西夏全军崩溃。本以为能凭此伟勋,改变命运。
但“英明神武”的西军主帅童贯,哪里会相信这种荒谬战绩?这泼天大功,最终只升一级了事。
三十三岁那一年,自己参与了平方腊之战。不但大破方腊中军主力,还亲自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摸进方腊藏身的洞穴,格杀数十人,擒方腊以出。
结果军功却被上级辛兴宗贪墨冒领。
之后自己连年转战,曾经五十骑大败辽军两千余骑,阵斩其主将。也曾三百人夜袭金军营地,打得金军溃散。
但厮混了二十多年,却依旧是军中一名小小的统领。别说三公,就是距离在军营中一块石头能砸死两三个的太尉,也相差十万八千里。
二十年过去,他韩泼五还是韩泼五。但却靠着这莫名其妙的从龙之功,一跃成为太尉,距离使相触手可及。
可这一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为什么会有种失神落魄、行尸走肉的感觉?
在“皇帝”:“卿之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的劝勉下,韩世忠浑浑噩噩的返回了家中。
跟随在他身边侍奉的是他的小妾梁红玉。
这位小妾本是一名娼妓,但任何人在她身上都看不出一丝娼妓气息,反倒是气质冷艳凌厉,像是高傲的天鹅。
她究竟有多高傲?因为她精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