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电池大王(2 / 3)
在建的京蓟高速,标准高、投资大,一公里就得四千万,东华能获得一段,靠的是实力和口碑,但这是当了十几年农民工的舅舅能干的事?
可她表面上还不能驳姥姥的面子,只能说:“好,我帮您问问。”
然后,陈立东就被孙婕给打发出来。
因为如果不出个差,也不见姥姥的面似乎说不过去,见面的话,被老人家问起修高速的事,外孙女婿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
陈立东早就想来东珠一趟。
包机飞到东珠国际机场,陈佳宁亲自接机,把他送到香格里拉。
孙学松等候在酒店。
没错,他自五一节出来,就没回去过。
在陈佳宁的引荐下,他进入这家初创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已经半年时间。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梁洪健就职于东珠另外一家科技公司,主要生产电脑硬盘、光驱的读写磁头,这家公司的控股方是太阳国的TDK集团。
TDK从做磁带起家,现在主营业务就是做磁头,在山姆、太阳、吕宋和华夏的旅大、琴岛、东珠都设立了工厂,产品垄断了全球70%的市场,年产值超过70亿刀,仅在东珠的这家工厂,产值就超过10亿刀。
而就在今年,这家科技公司失去了5位华人高管。
......
早在几年前,梁洪健就注意到随着手机、BP机、MP3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传统电池正在发生着巨变。
新型干电池不仅可以让传统手机以及电子设备变得轻巧,而且还能快速更换和充电,将引发一场电池行业的革/命,也必然是巨大的商机。
梁洪健在老战友陈唐华的推荐下,找到厂里来自大陆的技术总监宁玉白去做了市场调查,随后将转型报告递交给了TDK。
然而,这份计划遭到上级的强烈反对,让梁洪健很郁闷。
眼看大好商机就这样放弃,梁洪健很不甘心,萌生了自己创业搞电池的想法,并说服在TDK总部的老战友陈唐华回来,以及请技术总监宁玉波加盟,一起离职的还有两位华人技术骨干。
几人成立的公司就是东珠新能源科技公司,简称“东新科”。
陈立东后世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他却对宁玉波这三个字如雷贯耳,锂电池大王啊。
于是就把小舅子派了过来。
孙学松当初过来,只是考察技术和投资,并且带着订单过来。
什么订单呢?第一就是MP3电池,第二就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
东华电子的MP3每年出货量1000万只,这一单如果交给东新科就得吃撑,况且还有3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电池做诱惑,两者相加产值超过1.5亿人民币。
所以孙学松被东新科的几位创业者当成了香饽饽。
没成想的是,孙学松在几天
后就跟陈立东说要帮东新科搞研发。
陈立东有些好笑,听孙学松说,东新科内博士就有5位,属于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精英人士,十几位员工也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
孙学松加盟创业团队,简直是家雀进了凤凰窝,帮人家搞科研,简直口出狂言。
可是没想到,这个小舅子竟然一呆就是半年多,而且跟对方相处非常融洽。
他想不到的是,孙学松有相当不错的电路和电子知识,特别是动手能力非常强。
东新科的几位博士,专注于技术攻关,而孙学松则帮助他们进行试验操作。
特别是,几人的创业资金不到300万刀,其中少一半用来购买了专利,剩下的资金已经十分拮据。
孙学松来了之后,很快就将所需的试验设备、仪器、耗材添置到位,租下几间实验室和几千平米的试验车间,添置了所需的仪器设备。
至于花费的资金,全是孙学松自掏腰包。
这一系列动作,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好感,也加快了研发的进程。
这段时间,由宁玉波主导,正在加紧科研,作出一种能用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聚合物锂电池。
当今时代,蓝星电池行业基本掌握在太阳国各大电池厂商手里,由索尼电子主导的硬壳式模块电池组占据着主导地位,东华的MP3也要用索尼电池。
今年年初,索尼公司发布了一款形如巧克力的聚合物锂电池,样式小巧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
宁玉波曾在山姆国进修电池技术,很快就通过关系搞清楚,这项电池技术是由贝尔实验室研发。
他预判只要掌握这项技术授权,将锂电池灵活封装成不同型号的电池块,就能满足任何电子产品,成为东新科最有力的“秘密武器”。
这个结论让梁洪健和陈唐华喜出望外,当即让曾毓群兴冲冲带着100多万刀直奔贝尔实验室,拿下了这项专利。
可直到宁玉波签完协议,拿到资料后才发觉被忽悠了。
且不说东新科按照协议支付了100多万刀的授权费,而且还要规定每生产一块电池还要再支付相应的扣点。
关键是这项技术已被授权给了20多家企业,这让本想一鸣惊人的东新科顿时陷入强敌环绕的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