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两手准备(2 / 3)

加入书签

在已经准备扔掉不玩了。

现在他把索亚确定为新的基地,准备在索亚实现工业化。

如果索亚完成了工业化,他本人跑过去拿张绿卡,就可以把主线任务完成了。

选择在索亚开分,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位于赤道一线,卡在太平洋上,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看看《细细的红线》那部电影就知道,这里曾经打得十分热闹。

同时,索亚还是一处备用的交通要冲。

现在,西澳的矿石、煤炭、石油等矿产运往华夏,一般是从黑德兰,丹皮尔那些港口装船,然后向北,穿过加曼,进入华夏南海。

也有货轮离开西澳后,绕行马六甲一带,再进入南海。

这两条海上航线都有安全隐患。

如果加曼或者南亚某些国家封锁航道,华夏的集疏运体系就要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将索亚掌控在手,华夏的出口就多了一条。

并且,索亚各处海岛林木繁茂,专属经济区海域鱼类丰富。

经过勘察,在某座岛上已经发现了铝土,北部海底又有锰结核,一些岛上还有鸟粪,它本身就是个资源宝地。

所以,这个岛国是要定了。

不过,开发索亚可不容易。

修路、建港、开矿、办厂,可麻烦着呢。

所投入的资金、建设的工程比龙兴岛还要多还要复杂。

还好他有个系统,在这个无人关注的地方,尽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刷出来,节省了运输上的麻烦。

但人力上的掣肘,一样影响着工程进度。

当地人力资源匮乏,很难招到适合的工人,他只能从华夏派遣员工。

这两年,东华招工、裁员已经将一批员工派了过去,主要是搞基础建设。

接下来,随着一些工业项目投产,城市建设完工,需要一大批工人过去。

同时,更需要一批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撑局面。

所以,他要采取一些狠厉的手段,将东华现有的高管从岗位上拿下来放到索亚。

甚至他们的家属也要一起过去,进入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岗位。

在计划中,陈立东打算在今后两年内再向索亚派遣20万产业工人,全部取得索亚的绿卡,然后努力将索亚人口的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一二产业就业比提高到1:1。

最后就是完成任务拿奖励,获得那条智能制造生产线。

送走吴旭,陈立东站起身,推开窗户。

看着这个被自己改造的面貌全非的小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远处的广场上一些老人在带着孩子嘻嘻,有溜旱冰的,有转呼啦圈的,还有一群年轻员工在排练团体操。

过几天要操办一年一度的集体婚礼,这些年轻人马上就要迈入婚姻的殿堂。

远处的稻田里,禾苗正在缓秧,有点地方绿,有的地方黄。

现在的孙集镇,已经没有人工插秧。

尽管有个来采风的画家说:一堆人泡在水里,撅着屁股猫着腰的镜头很美。

但是孙集镇的老百姓们说:让说美的自己泡一天试试。

全镇3万多亩水田,全部采用了工厂育秧、机器插秧,节省了大量人力。

其实,孙集镇的农业迅速机械化还有个原因。

那就是这一带的人工成本很高,这年头,雇人插秧一天插一亩至少要给100元工钱。

可是到了孙集镇一天给150也找不到人。

孙集镇的老少爷们、娘们早已浮躁,泥里水泥插一个月的秧才收入三四千块,脑袋进水才去受那番罪。

况且花150去雇人还不如用插秧机呢。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镇里一些农场主建起了温室蔬菜大棚,各种蔬菜除了保障各个工厂的食堂外,还会卖到市里去。

有些人玩起了无土栽培,不过不是养了吃,就是玩的性质。

当然不是农民自己玩,而是吸引那些燕京、蓟市等大城市来的游客,还有给东华打工的国内外专家们到棚里去。

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不仅要换上衣服帮他们干活,还要掏钱把栽培的植物养起来,甚至拿不到收获也愿意。

你说这年头,跟谁说理去?

远处那块水田也不一般。

那也是个会玩的主,自己不仅种水稻,还办了大米加工厂,做膨化食品出口到国外,据说能跟旺旺抢市场。

今年不知道从哪请来的师傅,准备搞一副稻田画。

稻田画由紫色、黄色、绿色三种彩色水稻组成,大概再有一个半月,那片斑斑驳驳的水稻就会组成一个柔美的唐代美女,五官、衣服、裙带应该会栩栩如生。

陈立东想,大概那个时候,自己的女儿也要出生了吧。

他非常期盼这一世那个古灵精怪的乖乖女再次来到身边。

重生回来,媳妇还是那个媳妇,女儿还是那个女儿,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多好......

唉,这一世比另一世还狗。

不过,也值了!

看一看面目全非的孙集镇,再想一想国内国外数都数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