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1 / 2)

加入书签

长安的大唐钱庄,之所以这次开业之后,迅速的涌入大量的资金,其实也是徐淼这次坑钱行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琉璃器价格太高,属于大笔交易,如果像以前那样,采用铜钱交易的话,这么多钱,需要足足塞满一个大仓库,数十万贯铜钱,后世人根本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时代的一贯钱按照后世的重量单位计算的话,足足四五斤重,一万贯就是四五万斤,就算是三十万贯,也是一百多万斤,足足七八十吨的重量,就算是在后世,也得十辆中型卡车才能拉走。

更何况徐淼单单在长安,卖出去的玻璃制品,就足足销售了将尽五十万贯,这就是一百多吨的重量,足足能堆满一间仓库。

这样的交易量,用铜钱交易非常不方便,于是琉璃坊便提出他们只接受支票交易,想要买的话,就要去钱庄开户,存钱,然后开出支票给琉璃坊,省的拉一大堆的铜钱,死沉死沉的不说,清点还非常费劲。

现在好了,有了钱庄,有钱人把钱往钱庄一存,然后开张支票给琉璃坊就行了,双方都无需费劲巴拉的当面点钱了,也不用拉一车钱到处跑了。

自从钱庄开了之后,很多门阀世家勋贵朝臣,也都非常关注钱庄的动静,所以对于钱庄的各项业务,都非常了解。

当了解了钱庄的各项业务之后,他们也发现,这钱庄确实是个好东西,各项业务用起来确实挺方便的,关键是现如今陛下对于放子家钱牟取暴利,极其痛恨,在钱庄开张之后,李二便力排众议,下旨禁绝私放高利贷。

如果一旦发现谁再私放高利贷的话,那就严惩不贷,除了课以重罚之外,还要治罪,另外其所放出去的本息,借贷者皆无需偿还。

意思说的很明白,那就是一旦发现谁放高利贷,就让你血本无归,还要把以前赚得都再给吐出来。

为此朝中贞观六年初,为了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不少朝臣都对李二这份圣旨表示反对,认为此乃是与民争利。

但是对于部分朝臣提出的这一条反对意见,李二当殿怒斥这些人,质问他们何为与民争利?难道大唐的子民只能是有钱人吗?那些穷困百姓,难不成就不算是大唐子民?

当下只要是人,都明白高利贷子家钱害民,而他们却为何却能说出什么钱庄在与民争利这样的话?

于是李二这番质问当场就把那帮说什么钱庄与民争利的家伙堵了个半死,一个个缩着脖子退回了朝班之中。

但是另外也有一些朝臣认为当下如此一刀切不合时宜,毕竟大唐钱庄眼下刚刚开张,还尚未推行到全国,仅仅只是在几个地方开设了大唐钱庄,民间不少人依旧尚需借贷应急。

如此一刀切的话,反倒可能会引起更多麻烦,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宜实施太过急躁。

这一条意见倒是属于比较中肯的意见,而是确实有这层担忧。

最终李二在面对如此汹涌的反对狂潮之下,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暂时准许民间借贷,但是年利不得超出本金五成,否则的话,便视作犯法。

其实年息五成已经不算低了,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奔走疾呼,说这样的利息太低,朝廷此法乃是恶法云云。

但是不管他们如何攻讦这道圣旨,可是也无济于事,李二是个强势的皇帝,在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的步伐。

这也给钱庄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让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钱庄的出现,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凡是在开了钱庄的几个地方,人们缺钱的时候,纷纷开始涌向了钱庄。

而钱庄的小额贷款业务,直接派人到了乡里对农户开展了起来,一些缺钱周转的商贾,也开始试探着到钱庄申请贷款,并且在经过审核之后,很快就从钱庄拿到了贷款。

当看着从钱庄贷出来的钱的时候,很多人都激动的想哭,想想以前他们缺钱的时候,想要借钱,是何其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借了钱之后,就彻底破家,从此之后便因为那高额的利息,再也无法翻身。

多少人因为借钱而破家,家产被那些放子家钱的富人夺走,甚至逼得他们卖儿卖女,走投无路之下自杀的也不计其数。

现在有了钱庄之后,他们只要有财产可以抵押,便可以借到利息如此“低廉”的贷款,除非遇上特别倒霉的事情,否则的话,这点利息对他们来说,却可以“轻松”还上。

所以当有人贷款成功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越来越多缺钱的人,纷纷涌向钱庄,向钱庄申请贷款。

而徐淼又用琉璃坊,让不少与之交易的有钱人家,到钱庄开了户,把钱存入到了钱庄之中,钱庄终于开始缓缓的运转了起来,并且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这让负责主持钱庄的李承乾,总算是长长松了口气,虽然看着徐淼的琉璃坊开的账户之中,那日进斗金的数字,有点眼红,可是他却也知道,徐淼是在用这种方式在帮他,让李承乾对徐淼心中暗生感激。

徐淼哪怕是在被赶出了长安,也依旧还是在支持着他,在帮助他,这个情分让李承乾很是感动。

就在长安这边钱庄和琉璃坊搅得风起云涌的时候,徐淼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