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欣欣向荣的杜曲镇(1 / 2)
徐淼说完之后,本来还正得意洋洋,等着接受这帮人的膜拜,可是听到李二的话之后,一抬眼看到李二一脸的嫌弃之色,心中打了个激灵,知道坏了。
他刚才只顾着得瑟,又犯了大嘴巴的毛病,口无遮拦的巴拉巴拉的只顾着说的痛快,却忘了这是什么地方,也忘了李二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二这家伙其实就是个小心眼,总觉得他本事很大,仿佛这天下没他不懂的东西一般,现在听着自己巴拉巴拉的一通得瑟,肯定内心很遭打击,这么一来李二就会不高兴,李二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这一下徐淼反应了过来,连忙就赶紧换上了一副谦虚的表情,躬身向李二施礼道:“微臣已经说完了!请陛下三思!”
“嗯!朕已经听过了,你可以出去了!这里不需要你了!给朕滚出宫去!”
“好嘞!微臣遵旨!”徐淼灰溜溜的就施礼之后,夹着尾巴一溜烟的溜出了皇宫。
等出了宫门之后,这才擦了把冷汗,瞅瞅四下无人,给自己了一个嘴巴,小声骂道:“徐淼呀徐淼,你什么时候能管住你这张破嘴呢?
真是吃饱了撑的,得瑟个屁呀?现在好了吧,出力不讨好,真是活该呀!”
于是他出宫之后,二话不说,叫上了随行的虎子和张甚,骑着马一溜烟的就跑回了城外的徐家庄子,打定主意当缩头乌龟,就缩在庄子里哪儿都不去了。
粮价关他屁事,李二想怎么管怎么管好了,现如今蝗灾已经基本上被扑灭了,损失应该比历史上的关中大蝗小很多,秋粮也已经抢种上了,今年冬天饥民数量肯定要比历史上少很多。
而且他也把红薯已经送给了李二,李二也不用再被天下人攻讦了,该做的他都做了,关心什么粮价的事情呀?真是吃饱了撑的。
李二给他了点阳光,他就想要灿烂,还兴致勃勃的屁颠屁颠跑去出谋划策,这是他该掺和的事情吗?
有李二和朝中那帮老油条在,轮得到他给那帮老油条出谋划策?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现如今还是老实趴家里,陪陪公孙婧这个美娇娘,和她多做一些爱做的事情,闲了的时候,就鼓捣点发财的事情,给自己多赚几个小钱不好吗?
于是徐淼回到庄子之后,一头扎到了砖瓦窑和水泥窑,另外还有就是那座独立的大院之中,开始鼓捣这段时间收购的那些石漆。
砖瓦窑现如今徐淼设计的新式轮窑已经初步建成,一座高大的烟囱也拔地而起,烟囱使用的是自己烧的砖和水泥垒就而成,比起用黏土和石灰作为粘合剂垒出来的要结实的多。
这样一座高达二十多米的烟囱,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随着逐步建成之后,居然成了杜曲镇这边的一个景点。
不少人没见过这种高大的烟囱,像这样高大的烟囱,还是第一次出现,以前也类似这样的建筑,也只有一些寺院的佛塔,所以引得不少人纷纷驻足观看。
甚至不少人慕名而来,在潏水河上泛舟,坐在小舟上看这座高耸的烟囱。
甚至有的佛信徒还把这座烟囱误认为是一座佛塔,误传之后,有信徒以为这里又建了一座大寺院,于是不远百里的跑来拜佛。
老远一看到这座烟囱,就遥遥跪拜,等跑到地方才发现,这哪儿是什么寺庙呀?居然只是一个砖瓦窑!
那所谓的佛塔,也根本不是什么佛塔,而是一个巨大的烟囱,于是立即晦气的吐着唾沫,骂骂咧咧的回去了。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试烧阶段,六月中旬的时候,终于在徐淼的主持之下,第一座新式的轮窑正式点火。
很快高大的烟囱上面,就开始冒出了滚滚的浓烟,而砖瓦窑所用的染料,也不再是一般砖窑用的柴禾,而是全部采用了石炭,也就是煤。
这段时间随着码头建成之后,有卖石炭的商贾,开始一船一船的将石炭通过渭水再转入潏水,送到了砖瓦窑专用的码头。
码头上有民夫专门从事卸船的工作,把石炭从船上卸下来,运到砖厂之中的料场露天储存起来,现如今已经储备了一座小山般的煤堆。
砖厂也招募了一批乡民,开始在砖厂做工,和泥制坯,在宽阔的晾晒场将砖坯晾晒干,准备装窑烧制。
砖厂的建成投产,也带动了周边的乡民们有了一种新的副业,那就是编织草帘,卖给砖瓦厂,用来盖那些制成的砖坯,以防一场大雨下来,制好的砖坯就变成了一堆烂泥。
砖瓦厂开的收购价格也很公道,还直接现钱解算,不拖欠老百姓的货款,只要草帘合格,就直接照价收购,童叟无欺。
这样的买卖,让周边的百姓很是欢喜,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挣钱的门路。
老百姓的劳力其实利用并不算充分,农忙的时候很忙碌,但是农闲的时候,这些农村的劳力就无事可干。
现如今有了编织草帘的活儿可做之后,这些闲散的劳动力便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蝗灾之前,潏水河畔两岸生长了很多的芦苇,以前这些芦苇随便长,也没人用,现在百姓们把芦苇收割下来,晒干编成草帘,卖给窑厂,一年下来也能赚到不少钱,所以杜曲镇一带的百姓,现在对徐记窑厂很是感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