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怎么又生气了(1 / 2)
顾青初对皇上的问话没多想,这一遭是必然的,她早就预料到了,但汪公公这个人她有些没弄明白。
之前宛然封妃子时的圣旨是汪公公来宣,对方冲她有所厌,态度很明显。今日离开御书房往回走着,汪公公从后面追了上来,依旧是对她不满的表情。
“宁良候若能将元大人的毒解了,你我之间的事情一笔勾销。”
皇上和顾青初谈话时,御书房内没有外人,待顾青初前脚离开,在门口候着的宫女立刻鱼贯而入,换室内茶水糕点等伺候着,然后汪公公听到皇上唤表哥,又连忙将人都带了出来。
随之追着顾青初过来了。
顾青初没想到汪公公也是知道元锦沛中毒的人。
那日宣旨后,顾青初特意问了身边人,玉镯王三斗等都不知道她和这位汪公公有过恩怨,甚至未听说过,她自己的记忆也想不起来相关。
故此对汪公公好似和解的话语,她有些迷茫地回问:“汪公公和本候有什么仇怨吗?”
汪公公见顾青初不似作假的反应,便知道对方是真忘记了。
“你、你……哼!”汪公公气结,二话不说转头离开。
顾青初不解,在她中毒之前和三皇子有些一点往来,与五皇子并不熟,当时的五皇子极为低调,她更不可能和他贴身太监有怨。
“顾姑娘可记得打了胜仗后班师回朝那日的盛况。”
“记得,这和汪公公有什么关系?”
“那年汪公公十二岁还未进宫,所有人都在庆祝宁良候打了胜仗,但汪公公却因一时意气,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宁良候不值得被如此吹捧的话语。”
“他是个孤儿,那时正是拥护崇拜宁良候民意高涨时,出了汪公公的异类大家可劲儿的排挤,过活不下去的汪公公进了皇宫净身当太监。”
“过后汪公公曾遇见你,愤恨地说了他的遭遇,当时顾姑娘的回答是,不作不死,活该。汪公公因此被管事太监用以下犯上的罪名打了二十大板,险些丢了命,养好后便被分到了五皇子身边。”
书房内,元锦沛说着汪公公仇视顾青初的原因。
“所以因此他怨恨我?的确是不作不死,与我何关系!”顾青初绝对不背这锅。
汪公公纯粹是自作自受,入了皇宫那是规矩森严的地方,按照元锦沛所说,拦住宁良候的路质问,重复那日他说的话,没被赐死已经是开恩了。
“说是怨恨也不算,汪公公不过是为自己悲惨的命运找个宣泄口。”元锦沛很看不起汪公公这种娘唧唧的性子。
他不觉得顾青初哪里错,相反认为汪公公很懦弱,汪公公很感激元锦沛帮助他的小主子,平日恭敬有加,可惜元锦沛从来对他不假辞色。
外人不知,汪公公为此还偷偷哭过。直到发现元锦沛对所有人态度都一般,这才没那么难过。
顾青初恍然,所以昨日汪公公和自己说一笔勾销的话,其实是为了放过自己,找了个理由放掉过去。
汪公公的命运改变和她有一点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自他自己,这么多年应当是想开了,就缺个契机。
眼下好不容易要决定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了,又碰到顾青初一副你是谁我不记得的反应。
——估计要气死了。
弄明白了汪公公的事情,顾青初有些哭笑不得,以为是有什么暗地里的深仇大恨,她甚至都考虑过要不要对汪公公动手。
趁敌人动手前先人一步。
汪公公的身份太适合进献谗言了,顾青初认为对方威胁到了她,正寻思离盛京之前解决了此隐患。
说解决也不是杀人灭口,是想办法将他调离走皇上身边,随便染个病,便不能伺候皇上了。
她是万万想不到汪公公的敌视如此儿戏。
知道了前因后果顾青初不认为自己有错,在大夏朝十二岁已经算不得孩童了,大夏朝曾经有过年仅十一岁的县令,所以当时汪公公的话导致的下场,是他自己的原因。
改日她找个时间和汪公公好好谈谈,将这事化解了,赔笑脸是不可能了,顾青初脑子瞬间多了许多“教育”汪公公的办法。
“今日元大人上门有何事?”解决了心中疑惑,顾青初才想来询问元锦沛为何而来。
元锦沛来时正好听到顾青初再次询问玉镯,问有没有想起她和汪公公有过恩怨没有。
然后元锦沛解答了她的疑问。
“眼看生辰要到了,我来问问顾姑娘可帮在下想到了什么办法?”
顾青初有些窒息,是她高估了元锦沛的品性,这人儿真能做出登门问招这事儿,还好昨天自己想了一个。
“不如元大人和太后想撮合与你的姑娘直说无成家之意,然后你们一同向太后表明态度如何?”
顾青初记得当初好像听过传言,盛京的姑娘对元锦沛皆避之不及,极为害怕他,所以他说无意,那位姑娘应当求之不得。
“不行。”元锦沛直接否定。
“太后想撮合给我的姑娘,除非我亲自威胁她说若是应了太后的意,我便对她家族出手,不然她不敢违抗太后的意思。”
太后面对顾青初的时候慈眉善目和蔼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