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开挖河道(1 / 2)

加入书签

这晚,庆祝到很晚,村民们才意犹未尽地相继回家。

很多人都在感叹——可惜没酒!

不然,肯定要好好地喝上一宿!

说到酒,一些爱喝酒的就打算以后找时间酿酒喝!

在乡下,酒都是自己酿的,所以,他们这么多人,并不缺乏会酿酒的好手!

酿酒,不一定需要糯米,普通的大米,还有山中的野果,都可以成为酿酒的原料!

总之,在民间,总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法子!

之前一直没人酿酒,是因为——饭都没吃饱呢,酿什么酒?

现在温饱基本解决了,人们的需求自然也就更多了。

也便开始有人琢磨着酿酒的事情了……

回到家,项晓禾回空间好好冲了个澡,然后躺床上,一觉到天明。

次日,村子就开始规划开挖河道、修建新岛的事情了。

项青州带头,选了河道下游的地方,圈了一片与“葫芦半岛”面积相当的一片土地,这就是未来的新岛!

至于怎么开挖河道,从哪里挖,项青州也做了仔细地研究,并给出了方案。

“等修好了岛,我们还要修一座桥,连通新岛与我们村子!”项青州在地面上画了个图,并指了指修桥的位置。

大家都觉得他很有想法——有想法也就算了,关键,他还总能很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弯弯道道!

让人信服!

现在,人们是一点也不怀疑他的。

村子能有今天,真就是他的功劳。

大部分人都下意识地觉得,不管他说什么,都是对的,是合理的。

正是如此,项青州现在做事,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毕竟,大家都支持他呀!

有村民的支持,他的很多想法也就能够顺利的实施了。

事实证明,他的很多决策,都是对的。

过去一年的诸多结果就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

两天之后,也就是冬月初九,在一切规划好了之后,开挖河道就动工了。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

男的负责开挖河道,女的则负责一些后勤的工作。

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参与,根据原则,是每家一人。

事实上,村里,很多人都是一户一人。

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参与到了这个建设之中。

项家全员出动,包括项晓禾。

项青州、白凝溪都去挖河道,项晓禾则与奶奶一起负责后勤的工作,比如给大伙做饭、送水啊什么的。

乔母也去挖河道了——按理说,她是不用去挖的,但她还是去了。

白凝溪能去,她怎就不能去了?

而且,她这个人一直都很要强,从不觉得自己比男人差。

乔寒霜则跟着项晓禾一起跑后勤。

后勤的事确实比较轻松,都是女子在忙活。

大黄跟着过来,一直围绕在项晓禾的身边,跑啊跑,转啊转,非常活跃。

多了它的身影,现场也多了一种气氛。

乔寒霜道:“禾禾,你这大黄,养得还挺好的嘛,刚来的时候,记得它瘦得只剩下一身皮包骨,现在居然长了不少肉!”

项晓禾刚遇到大黄的时候,大黄确实瘦得一身皮包骨,感觉都快成一只穿着单薄外衣的骨头狗了。

现在,确实“胖”了很多。

当然,这也不是真的胖,只是相对此前的皮包骨,的确“胖”了。

至少,看起来,身上有肉了。

它的眼里,也多了光。

项晓禾摸了摸大黄的头,笑道:“以前在外面流浪,几天都没能吃上一顿,当然瘦啦!现在,有了家,每天都有吃有喝的,慢慢地,就长回来了!”

家里有条狗,才有种真正乡村的感觉。

不然,就总觉得欠缺了什么。

所以,很多人羡慕啊!

也希望自己能捡到一条狗回来养。

但是,在这种地方,去哪里捡狗?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

河道的开挖,依然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沧河村的冬天并不寒冷,但还是有点凉嗖嗖的。

不过,大家都在忙碌,挥汗如雨,更不会觉得冷了。

他们选择冬季开挖河道,也是明智的。

一是,天气不热。

二是,农闲时节。

三是,下雨的时候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冬季,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间了。

当然,他们的这个建设,肯定是要跨越到明年春季的。

项青州算了算时间,就现在的进度,全村人一起努力,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这项任务基本上可以在下个农忙时节之前完成!

在铁器出现之后,他们自然也不缺挖河道的工具。

每个人手上,都有锄头、铁钎等必备的工具。

可以说,铁器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村子的发展。

没有铁器,很多事情都难以完成。

说到铁器,又不得不谈到项晓禾。

因为,铁矿就是她发现的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