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白日做梦,可笑可笑(1 / 2)

加入书签

当夜,一众武将再度齐聚赵家。

这一次来的武将远比上次多。

赵匡胤今日在早朝上挺身而出,与缄默不语的韩通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让不少原本身处韩通阵营的武将变更了站队。

酒席过后,杯盘狼藉,宾客尽散。

赵匡胤的几名亲信留了下来,换了间整洁的偏厅,继续畅饮。

韩重赟当先拍举起酒杯:“太尉今日这招真是高明,一下就打了韩通一个措手不及,这厮怕是到现在都还没缓过劲来!”

王审琦跟着拍起了马屁:“太尉的智计比那韩通高了不知多少,今日这一封奏章上去,韩通旗下的人大多都转投到了太尉麾下,如此下去,太尉全盘掌控禁军指日可待。”

赵匡胤的狗腿子,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党进也附和道:“整个禁军已是太尉的囊中之物,韩通这厮根本不足为惧。”

一通马屁下来,屋中顿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赵匡胤若真能全盘掌控禁军,那在座的亲信们自然也能鸡犬升天。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也是美好的。

在这李重进、张永德等老虎皆远离禁军的当下,赵匡胤这只后来居上的猴子就成了山中大王。

就算郭荣在禁军中安插了韩通、袁彦之流用于制衡赵匡胤,可赵匡胤把握住了刑统的机会,一举在禁军武将间树立了威信。

若是缺少基层武将的支持,韩通、袁彦等人即便身居高位,那也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压根不能对赵匡胤构成威胁。

对赵匡胤而言,目前的局势看起来是一片大好。

三杯下肚,赵匡胤也飘飘然了起来:“哈哈哈,说得好,这禁军迟早尽入吾彀中!”

......

大名府的寿宴结束三日后,李延庆一行终于抵达了开封城下。

离开开封多日,李延庆并未放松对朝中局势的关注。

这几日朝中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不外乎就是郭荣与赵匡胤的公然决裂。

城门外排队的功夫,李延庆与王延训在车中就此事展开了探讨。

王延训得知此事后的第一反应是:“赵匡胤这是患上失心疯了?他当上殿前司都指挥使才几天,这就忍不住与圣上决裂,有必要这般着急吗?”

诧异之后,王延训的第二反应是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这事是真的吗?你确定?”王延训望着李延庆,眼中满满的不相信。

李延庆扫了眼乌衣台刚刚送来的密报,回道:“应该不会有假,赵家老三赵匡义这些日子在大名府秘密会见过不少节镇代表,这赵家或许早有反意。”

王延训瞪圆了双眼:“可赵匡胤不是圣上的幕府旧臣吗?连他也有反意?”

“天子不过是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天下谁人没有反意?”李延庆轻轻瞥了王延训一眼:“说句诛心之言,你们王家难道就没有反意吗?若有登上帝位的机会,你觉得令尊是否会反?”

乱世有乱世的法则,皇帝?不过是拳头最大的那个人罢了。

王延训沉默了,他无法笃定地回答李延庆,因为他也无法确定父亲王景是否有反意。

李延庆右手食指轻轻敲着木案,徐徐说道:“赵匡胤肩负了殿前司的担子,就势必会与文官群体以及枢密院发生冲突,咱们这位圣上近来的举动你也应该都知道,圣上看起来是要扶持武将勋贵以统一天下,实则又一直在帮扶文官势力以平衡武将勋贵,圣上两手都想抓,那就两手都抓不稳,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掌握火候很重要,现如今火候未到,圣上又急于见到成效,那锅自然就糊了。”

对于周朝的现状,李延庆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剖悉。

郭荣目前所面临的一切困境,追根究底就两个字:太急。

刚继位不久,郭荣就与契丹北汉干了一仗,并借此清洗了禁军,换了李重进与张永德这两位皇亲国戚上位。

继位的第二年,郭荣发兵征讨后蜀,耗时半年收回了山前四州。

此战虽然伤亡不大,但由于蜀道难行,运送辎重粮秣损耗太大,致使周朝的国库出现了危机。

也就是在同一年末,郭荣又发动了对南唐的战事。

这一次,郭荣亲领十几万大军南下,加上随行的民夫,总数接近三十万。

淮南这一仗断断续续打了近两年,周朝在淮南丢下近十万具尸骨,并彻底掏空了国库,终于换来了南唐的低头。

在显德四年,也就是今年的夏天,郭荣成功夺取了南唐的淮南十四州,又借此大胜将李重进与张永德踢出了禁军,换上了韩通与赵匡胤这两位亲信近臣。

十四州确实是到手了,可淮南也被连绵的战事摧残得千疮百孔,今年冬季一场全面性的饥荒必将席卷整个淮南。

五年之内,淮南这十四州对周朝都毫无裨益,甚至还需要周朝提供源源不断的援助。

郭荣从淮南刚回到开封,屁股都还没坐热,不过是因为契丹的南京留守萧思温稍加挑衅,就又起了征讨契丹的心思。

若只是征战不休也就罢了,周朝的禁军毕竟死伤不多,倒也不至于伤及国本。

可郭荣在征战不休的同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