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敌意(1 / 2)

加入书签

御史留台。

顾名思义,就是留在陪都的御史台。

此时的洛阳御史留台,有一名管理各项杂务的侍御史,以及四名监察御史。

留台的监察御史官阶虽低,仅有八品,肩上的担子却一点不小。

包括洛阳府在内,周朝洛阳以西的几十个州,都属于御史留台的监管范围。

除了监督诸州官吏外,御史留台还替代了部分河南府的职权。

由于前几朝留下的传统,洛阳城里大半官司,都是由御史留台署理。

李延庆昨日入洛阳城,住进了早早派人租下的宅邸,今日一早就穿着官服来留台报道。

“总而言之,李御史。”留台侍御史贾玭pin双手搭在公案上,抬头凝视着李延庆,面无表情地慢声细语:

“咱们这留台规矩没开封御史台那般繁杂,公务也少,你每日过来点个卯就成。

若要赴地方巡视,向本官招呼一声即可,有合适的案子,本官自然也会留给你。”

贾玭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李延庆不必过多参与御史留台的公务,安安稳稳等着分功绩就好。

混迹官场十几载,年近四十的贾玭自以为嗅觉敏锐。

在他看来,李延庆这刚满十八的李家三衙内,就是来洛阳混资历的。

贾玭不是没听说过李延庆在滁州的丰功伟绩,可他对此却不怎么相信。

为官多年,贾玭很清楚官场的各种门门道道。

以李延庆的出身,想要功绩,不多得是官员排队送货上门?

贾玭坚信,滁州那歼灭数百叛党的功劳,必是武将尹崇珂分润给李延庆的。

不然以李延庆区区滁州推官的身份,怎么可能与歼灭叛党扯上干系?

由于偏见与脑补,在贾玭的心里,李延庆就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在得知李延庆要来留台担任监察御史后,贾玭就决定不给李延庆这位纨绔面子,让他在洛阳铩羽而归。

但偏偏,范质两日前发来私信,嘱咐贾玭对李延庆一定要多加关照。

贾玭可以不在乎李延庆背后李重进的意思。

毕竟李重进是武将,很难干涉到文官体系。

可范质坐在文官体系金字塔的顶端,贾玭不可能忽视范质的要求。

贾玭想在官场干到七十岁,可不想提前告老还乡。

但由于偏见在先,贾玭很自然地就误解了范质的意思。

范质的本意,是要贾玭协助李延庆对付十阿父,不过在信里没有明说,只是含糊地表示李延庆在洛阳需要援手。

贾玭却误以为,范质是在要求他将功绩让给李延庆,好让李延庆顺利捞到资历。

这更是加重了贾玭对李延庆的厌恶。

虽然贾玭搞不懂为何范质会协助李延庆,但他还是决定遵照范质的嘱咐,分润些边角功绩给李延庆这位“纨绔子弟”。

不过既然是纨绔子弟,那参与留台的公务就大可不必了。

洛阳乃是本朝勋贵的聚集地,城内豪门遍地,关系极为复杂。

如今十阿父在城内胡作非为,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偏偏这帮人后台硬如铁石,没人敢动。

贾玭生怕李延庆这初出牛犊不怕虎,到时候灭火不成倒添把火。

嗯?

李延庆心中顿时警觉:这贾玭和自己才是第一次见面,自己已经是他的下属,他为何会对自己抱有敌意?

贾玭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是热切,但稍一分析,就知道他的态度实则是拒人千里之外。

范质难道没有提前给贾玭打招呼?

李延庆压下心头疑虑,微笑着回道:“下官初来洛阳,对洛阳甚是生疏,还请员外不吝指教。”

留台侍御史是贾玭的差遣,他乃是外放京官,本官为户部员外郎,位居正七品。

贾玭似乎怀有敌意,李延庆初来乍到,决定先观望一阵再说。

“本官也是上月才接任侍御史,对留台知之甚少,并无什么可指点的。”贾玭轻轻撇过头,不再直视李延庆。

贾玭是在张湜高升开封御史台后,才接替张湜的位置,出任留台侍御史。

此前,贾玭并未在御史台或者留台内任过职,说是对留台知之甚少,倒也并不为过。

贾玭此言毫无疑问是在下逐客令。

李延庆心中疑窦更深,但也知趣地告辞而去。

身为监察御史,李延庆在留台有一间自己的公廨。

这间公廨并不大,甚至有些狭小,长宽皆只有一丈出头。

公廨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书架而已。

李延庆推门步入屋内,环视一眼,拉出椅子坐下,开始思考目前的局面:

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弄倒十阿父之一的韩伦,进而牵连到他那个担任马军都指挥使的儿子韩令坤。

最好是能让韩令坤担上连带之责,迫使郭荣将韩令坤撤职。

此行的次要目的呢?

是打压十阿父的气焰,平息洛阳民愤,完成范质交待的任务,以获取首相范质的好感,进而扩大李家在整个文官体系中的影响力。

完成这两目的,自己便可回开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