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波澜乍起(2 / 3)

加入书签

邓二,你的任务与方志和一样,需要在滁州境内宣扬寿州城已破的捷报,而且要尽可能地向乡间宣扬,其中全椒县最为重要。”

全椒县乃是滁州豪强聚居之处,李延庆的目标就是这些豪强。

邓二大力拍着胸脯:“郎君放心,咱们办事处有好几套乡间小贩的行头,明日一早,我就和弟兄们乔装成小贩赶赴全椒县。”

“好了,时候不早了。”李延庆站起身,微笑着对两位得力手下说道:“你们两人先回去休息,特别是方志和,你还需要游过长江,一定要注意休息,决不可顶着疲倦过江。”

李延庆前世看过不少溺亡报道,知道疲劳游泳很容易造成身体痉挛,他不希望方志和横渡长江时出现半点意外。

两人临走时,李延庆又叫住了邓二,再三叮嘱邓二,让他一定要好好监督方志和休息,而且还叫李石包了半边野猪给邓二带上。

滁州目前物资匮乏,肉食由其难买,赵匡胤每日只给李府分配十来斤肉食,完全不够五十几名大汉消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加之滁州三面环山,朱良和钱长生干脆领着护卫们出城上山,猎些兔子、鹿、野猪之类的,用来打打牙祭。

第二日一早,李延庆照旧去往临时州衙。

还没到州衙门口,李延庆就撞见了昨日上门送捷报的王仁赡,并跟着王仁赡去见赵匡胤。

见着李延庆,赵匡胤强忍喜意,正色道:“李推官,窦使相今日午后入城,届时你随某去迎接。”

窦仪终于还是来了...李延庆轻轻点头:“下官明白,昨日商定之事,太尉可处置妥当了?”

“推官大可放心,库中大半存粮已安然运抵城外。”赵匡胤笑着说道:“而且寿州城已破,待到这大捷传遍乡里,咱们恐怕还会多出不少粮食。”

李延庆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等打发走了窦使相,就立刻实施以工代赈之策,若有余粮,还可救济那些来不及春种的农户,这样夏税和秋税也能有保障。”

“哈哈,这是自然。”赵匡胤大笑道:“某这会还要指挥士兵洒扫州衙,过不了几日,这州衙就要人满为患咯!”

李延庆知趣地说道:“下官今日还要审讯囚犯,就不打扰太尉了。”

刚走进推官衙门,戴景、娄斌两名孔目官就迎了上来。

娄斌当先问道:“推官,寿州大捷,可是真的?”

看着娄斌一脸焦急模样,李延庆微微一笑:“捷报上白纸黑字,当然是真的,怎么,难不成你不信?”

娄斌忙不迭地说道:“属下哪能不信呢?只是我朝骤然大捷,下官欣喜若狂,昨夜彻夜未眠,一时间有些头昏罢了。”

李延庆没去看他,径直走向公案:“一连数日操劳,娄孔目也许是过于疲倦,本官准你今日休沐。”

“下官不累,下官不累。”说着,娄斌坐回自己办公的位置。

戴景则跟着李延庆走到公案前:“下官有一计,想呈献给推官。”

李延庆一抖官袍,端正坐下:“说来听听。”

戴景恭敬地拱手道:“州衙现下缺少胥吏,政务不通,下官有一计,可破此局面。”

按照戴景与娄斌的谋划,此计本应该再藏一阵子,待到李延庆主动求问再提出来,可两人却没想到寿州城竟破得如此之快。

等到寿州大捷传遍滁州,那些藏匿在乡间的胥吏自然会涌向州衙,届时他们的计策自然也就没了用处。

两人今早紧急商议了一番,决定今日由戴景主动献计。

李延庆神情自若:“戴孔目不必卖关子,直说便是。”

两名属下打得什么算盘,李延庆自是一清二楚,心中冷然一笑:呵,我刚到滁州来时你们不献计,这会寿州大捷传来,你们就眼巴巴地上来献计,待价而沽?悔之晚矣了吧!

见李延庆不为所动,戴景心道不好,但还是强作镇定地说道:“下官与几名胥吏是旧识,他们并非不愿为我朝效力,只是短时间内连仕两朝,心中难以接受,若是服朝廷能多给滁州一些吏转官的名额,下官自信,能够说服他们重返州衙。”

“吏转官的名额?”李延庆抚了抚颌下短须:“我倒是能给滁州争取几个。”

戴景闻言不胜欣喜,可李延庆接下来一句话就将他打回原形。

“但此计还有可商榷之处,本官需再思量几日。”

李延庆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戴景,刚要再度开口,公廨外忽然传来熟悉的河南嗓音:“李推官可在?”

“是王都头吗?”李延庆看向门外。

王仁赡大步跨进公廨内:“下官奉太尉之命,送一封信给李推官。”

戴景连忙走到门口,从王仁赡手中接过信件,而后走回公案前,呈给李延庆。

李延庆一眼就瞥见了信封左下角的方形标记,略感疑惑:父亲的信这时候送到滁州,应该是连夜加急送来,究竟何事如此焦急?

站起身,从戴景手中拿过信,李延庆随手用案上的裁纸刀裁开信封,取出信纸摊开,纸上熟悉的潦草字迹,出自父亲李重进。

信的内容很是简略,简略到只有一句话:捷报为假,乃是为父为骗郭荣东进濠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