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纷扰(1 / 2)
褚季野接了旨。一提到青州大小官员皆有所空缺,众人对视一眼。宗家获罪以后万年县尉一直也空缺着,只要宗家定了罪,朝廷就得安排人进去。
大魏仕途里有一条最为理想,考进士得出身,再由制科得官身。从校书郎正字,再任各县县尉,最后又回到长安从监察御史一步步走入三省六部。而如果能任京畿县尉远比任其他道上各县县尉好上许多。
以前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长安万年两县县尉的位置。如今空着,自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牟足劲地要把人往上安排。
按制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一直都在皇帝和三省手里拽着。吏部话语权不大,仅能从旁说上几句话。
看了看嘴角噙笑的桓儇,温行俭颔首淡淡道:“如今万年令也空着。大殿下以为该安排谁来比较好,总不能事事都交由县丞吧。”
闻言桓儇偏首看他一眸,低头抬手注茶入壶。在茶水溢到桌上方才停手,捧茶饮下。
“难不成温仆射是想请辞仆射,举荐自己去任万年令么?”瞥见温行俭脸色一变,桓儇唇际浮起微笑,拍手道:“这个主意好。”
呷着笑意的声音落在耳际,朝臣们睇向温行俭,哪里敢笑出声。努力憋着笑,故做出一副肃色模样。
唯独只有裴重熙喉间溢出声讥笑。
“中书省现在就可以为温仆射拟诏。”裴重熙扬眉,眼中含讥。
“大殿下误会,臣并非此意。只是这万年令空的时间越长,朝中盯着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屈指弹了弹袖子,温行俭拱手道:“还望大殿下早做决断。”
话止桓儇低笑。
蹙眉深深凝视裴重熙一眸,桓儇唇齿翕动,“五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书门下翻阅具员簿,挑选合适人选。裴中书和李侍中可有合适的人推荐?”
“依臣之见袁家六郎袁炜不错。在秘书省呆了一年,历练尚可。”李元敬眼皮一掀斜眄眼旁边的谢安石,沉声道。
听得袁炜的名字,桓儇眉头微蹙。似在思量好半响从她唇边溢出一声轻笑。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
“国子监祭酒袁皋言家的六郎?他的具员簿本宫看过,为人品行中正,去年得了个进士后就一直在秘书省任校书郎。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桓儇勾了勾唇,声音轻飘飘的,“中书和门下再挑挑看,还有什么人合适。明日一并再提出来商讨一下。”
“臣领旨。”
政事堂外钟声游来,更漏滴声被其掩盖。
低头看了眼案上的奏疏,桓儇蹙眉揉揉眉心。旁边的裴重熙似乎察觉到她的异态,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在她手心写怎么二字。
掌心痒感传来,桓儇摇摇头。肩上使力把手抽了出来,放回膝上。
“宗家的案子审得如何。宗家父子还是没有招认么?”
桓儇嗓音冰冷,似若春时初月犹带着冬日里未尽的寒意。
三司的长官蹙眉似在斟酌。最终是大理寺卿陈夷行站了起来,作揖道:“宗国……”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陈夷行连忙改口,“宗师道并不承认玄武门之事,说是您栽赃嫁祸。至于私度一事,宗离利倒是承认了。”
“过程如何并不重要,本宫要得只是个结果,三司看着处置吧。”指尖抚过袖口的金线勾勒地缠枝纹,桓儇扬唇,“不要弄出什么大事来就好。”
能在政事堂的都是精明人。虽然有的没在三司走过,但是对其中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手段还是清楚。
毕竟天下朝臣这么多,其中不乏硬骨头的存在。刚获罪的时候嘴硬得很,可一旦动了真格,不管什么事都能吐出来。
只是这都是各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不到必要时候或者是没有上头的命令,也不会轻易使出来。
到底朝局变化如龙吐息,盛衰皆在转眼之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一直平步青云,不跌下来。稍留一线,也好过狠下杀机,绝了自己的退路。
三司领了命,政事堂的会议也接近尾声。
各家的首魁也各往各的公房而去。
桓儇偏首瞧着和她走在一块的谢安石,淡笑道:“此次谢长安有功,谢公可想好了让他去哪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他如今得您看重哪里轮得到老臣做主。”谢安石捋了捋花白胡须,“老臣老了帮不了他多久。荀鸢那丫头是个不错的,就怕那小子应付不了她。”
“本宫先前答应过他一桩事。如今听谢公的话似乎十分赞成他的想法,正好省了本宫不少麻烦事。”桓儇拢袖而行,笑说了句。
“果然他是求到了您这。”
闻言桓儇轻浅一笑,“只不过荀寒台有些不喜他。本宫打算让他去接替宗离元。一个仓部郎中大抵配得上荀家的娘子。”
“他自个争来的前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由他自己承担。他若是败于是局中,老臣也就只能另择他人接手谢家。”说到这谢安石看了眼桓儇,沉声道:“比之这个,大殿下可知裴家另外几房联合裴重锦之母,闹到长安来的事情?”
桓儇步伐一滞,神色如常地说了句,“他们又闹什么?若是看不惯裴重熙行事,大可以把他拉下来。”
“若是如此倒也没什么。
↑返回顶部↑